“邮绿”遍三秦 振兴添动能——陕西邮政服务乡村振兴小记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张丹琛   2025-10-10   

 

    10月9日是第56届世界邮政日,万国邮联将本届邮政日主题定为“#邮政为民:服务城乡,通达天下”。“服务城乡”不仅是邮政业的全球共识,更是中国邮政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寄递到村口驿站的便民服务,从乡村物流的打通到金融资源的下沉,邮政正以“通达天下”的优势,把服务触角植根乡村振兴沃土,用一个个具体行动,让“邮政为民”的承诺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

  “十四五”以来,陕西邮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依托遍布城乡的普遍服务、金融、揽投网点,贯通全域的航空、汽车邮路及投递段道,以及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优势,积极深化政企多方协同,共建惠农助农生态,深入服务行政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农村商超等,助力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中的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三难”问题,推动富民增收与农村产业发展互促共进,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全省邮政累计为2.8万家“村社户企店”提供金融、寄递、电商等综合服务,实现农产品销售逾14亿元,寄递近7亿件,融资E放款72亿元。与此同时,中国邮政在陕西商洛定点帮扶和陕西邮政在榆林吴堡定点帮扶工作连续多年荣获最高等次“好”的评价,并受到省上相关部门的肯定。

通达网络打通“物流难”

    “现在取件方便多了,再也不用跑乡镇上去了!”距离西安市长安区28公里的李家窑村村民魏筱森来到家门口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取件时说。长安区构建的“城乡公交+供销物流+邮政快递”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作为我省唯一案例,于今年3月份入选全国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近年来,陕西邮政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相关工作,作为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与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体系化”为核心原则,打造开放共享的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三级物流体系“建、管、用、效”良性循环。全省建成41个三级物流重点示范县中心,建制村周三班及以上投递频次达到100%,周五班及以上投递频次占比达77%,农村投递汽车化率为68.8%,为促进城乡经济加快循环起到有力助推作用。

  在模式创新上,立足“村村通邮”基础,与交通、邮管部门和民营快递企业强化合作,实施共建共享和开放式发展。以“交邮联运+邮快合作+科技赋能”为核心路径,同步深化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运营,全方位提升农村物流效能。

  交邮联运已形成多区域协同布局,全省复用县乡村交邮站点724个,开通交邮联运线路87条,通过“公交车带货”“客运班车捎件”等模式促进社会闲置运力盘活,有效降低农村物流成本。邮快合作已覆盖88个县区、983个乡镇、14462个建制村,邮快合作快递进村业务量1.11亿件,代投社会件2071万件。科技赋能积极探索“无人分拣+无人投递+无人驿站”全链条无人化作业模式,推动农村物流向“智慧化”转型。全省已有5处无人驿站投入运营,在各市县配备的无人投递车今年底将增至115辆。在商洛、榆林、西安、咸阳等地试点无人机邮路,积极推进党报党刊、生鲜及农特产品无人机运输投递配送模式,持续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

金融活水化解“融资难”

  9月15日,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渭中村猕猴桃冷链仓储企业负责人王艳利收到了周至县邮政分公司协同当地邮储银行发放的融资E贷款200万元,解决了其流动资金紧张的难题。

  据西安市邮政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不断加大与邮储银行西安市分行的协同力度,以客户需求痛点切入市场、以综合服务嵌入环节、以协同理念明确职责分工,聚焦樱桃、葡萄、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的经营主体、产业链上下游客户以及个体农户等三大客群,向客户提供融资E贷款服务,切实解决各类客群融资难问题。今年以来,全市邮银新增农特项目客户1557户,实现融资E放款3.5亿元。

  在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新民村,苹果是当地农户的“钱袋子”,但每年夏秋的冰雹灾害经常使得果实减产甚至绝收,成为了农户心中的“揪心事”。为破解这一难题,8月份,延安市邮政分公司联合当地邮储银行主动与当地村委会对接,开展全覆盖入户调研,发现未安装防雹网的果园遭遇冰雹可能导致减产近五成,装网后损失不到一成,因而大部分农户有意购置防雹网,却因单户建设成本高、手头资金不足,迟迟不敢行动。对此,延安邮银召集村内意向度较高的农户举办专题宣讲会,并创新推出“村委会推荐+代理推送+银行审核”的简化流程,通过整村授信大幅缩短审批时间,助力农户早日安装防雹网。目前,已为该村13户种植户发放贷款190余万元,防雹网覆盖率从30%提升至90%。今年汛期遭遇两次冰雹,全村苹果损失率较往年降低25%。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近年来,陕西邮银不断强化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提升农村金融产品供给能力。围绕乡村特色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需要,进一步强化“通用+特色”产品供给,为乡村特色产业上下游客户提供信贷、结算、收单等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持续强化信用村深度开发和长期维护,实现农村市场长周期、精细化运营。加强对现代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四大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打造产业兴农、合作助农、科技利农三大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特色模式。截至8月底,全省融资E本年放款21亿元,惠及各类群体7400户。

多元电商盘活“销售难”

  在咸阳市旬邑县“马栏红”苹果基地,咸阳市邮政分公司通过发挥“电商平台+寄递配送”的服务优势,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销售旬邑“邮政农品·马栏红”苹果,并通过邮乐平台及“邮乐小店”、“邮乐优鲜”、邮乐直播等渠道开展线上销售活动,搭建特色农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

  全省邮政不断做大“直播销售+源头寄递+金融协同”规模成效,聚焦苹果、猕猴桃、樱桃等重点产业,累计建成32个邮政农产品基地,打造“一产业一方案”,推动“小特产”向“大产业”跨越。在产业链上游,持续推进邮银协同,利用资源禀赋优势切实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从为客户提供资金揽存的单一服务到贷款、存款、资产配置等全方位、多品类服务。中游销售环节,进一步聚焦基地农产品,持续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今年1-8月,全省实现基地农产品交易额1.8亿元。下游服务升级方面,积极赋能重点产业,提供“地头收货-分拣-打包-发货”全程服务、“航空+高铁+冷链”绿色通道等增值服务。

  汉中五彩米曾因“知名度低、产销对接不畅”,藏在秦岭深山无人知。汉中市邮政分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引入多家米企和合作社,通过“直采+销售+终端直供”方式,助力“汉中五彩米”品牌的打造和提升,累计助农销售五彩米近千万元。当地张骞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程送来锦旗,对邮政帮助其解决产前融资、产中销售、产后流通难题表示感谢。

  “各位邮宝子们看过来,咱们宝鸡邮政正在做直播助农活动,给家乡的农特产品做一波品宣……”立足宝鸡土特产品出村进城,宝鸡市邮政分公司成立直播团队,一方面通过短视频小黄车、直播、达人代播等方式开展助农直播活动,一方面联合地方商务局、各乡镇,逐村开展《抖音短视频+直播》巡回培训,教导果农开办网店、微店进行线上销售。仅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开展助农直播500余场,助力农产品销售29.4万单、240万斤。

  从旬邑苹果的枝头,到汉中五彩米的稻田,再到眉县猕猴桃的果园,陕西邮政始终以产业为纽带,用精准服务破解“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三难问题,用实际行动为我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邮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