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正是沿河空心李果香四溢的时节。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沿河空心李以“脆甜多汁、核肉分离”的独特风味广受青睐。7月14日,沿河县分公司在“空心李”寄递项目中迎来良好开局,当日收寄空心李1300余件,寄递收入达3.97万余元,更以“空运+次日达”的高效服务,让这份“山间珍果”新鲜直达全国,收获用户一致好评。项目推进成果显著,截至7月16日,累计发货量突破10000单,收入超27万元。
为下好“先手棋”,针对沙子、中界两大核心种植区,邮政团队深入田间地头,结合果农分布、运输半径等因素,在产区内精准布局52个代收点。这些代收点既是“收寄站”,更是“服务站”,让果农“足不出村”就能完成寄递,省去了往返县城的奔波之苦。代收点建起来,服务更要“沉下去”。寄递事业部全体员工化身“技术指导员”,分批次进驻各代收点,从系统下单、面单打印到包裹称重,全程“一对一”教学,确保代收点操作零障碍。与此同时,面对产季集中发货的高峰,邮政员工主动变身“打包助手”,协助果农分拣、装箱、加固,用熟练的打包技巧缩短发货时间,让新鲜的空心李“即摘即寄”。
此次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市、县分公司的协同作战。市分公司发挥统筹优势,提前规划运输路线、协调车辆资源;县分公司则聚焦“落地服务”,从包装材料供应到运输车辆调配,从现场应急处理到售后问题响应,为代收点和果农提供“全周期”保障。“有邮政兜底,我们发货更安心!”沙子镇代收点王大姐笑着说,“从接单到装车,全程有专人跟进,果农们都夸我们效率高!”
为守护空心李的“鲜度”,沿河邮政在运输环节打出“空运牌”。空心李包裹从代收点收寄后,当日即可通过航空干线发往全国主要城市,确保“枝头到舌尖”的时间压缩至24小时内。“昨天下午摘的李子,今天早上就收到了,还带着凉气!” 消费者李女士在朋友圈晒单时点赞,“这样的新鲜度,不愧是地理标志产品!”
从前期布局到产季攻坚,沿河邮政用“实心服务”托起了空心李的“甜蜜事业”。当前的“鲜”亮开局,不仅是邮政服务地方特色产业的一次成功实践,更以“空运+次日达”的模式,为农产品寄递树立了“高效、新鲜”的标杆,彰显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责任担当。随着产季持续推进,沿河邮政将以更完善的服务体系,助力更多空心李走出大山,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邮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