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在邮政工作的三十多年,有两个画面在我脑海中记忆犹新。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原北京邮政分拣局负责分拣封发工作。当时,我们使用的是全木质分拣格口,高大粗笨,生产班组里20多人,每人守一个分拣座席,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全手工作业。车间里冬天冷、夏天热,分拣员们每个班次要挥臂几千甚至上万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分辛苦。
记得当时一到生产旺季,业务量特别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北京邮政管理局从日本引进了两台“东芝”牌给据邮件登单机,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两台“宝贝”,在车间一隅建了一间专门的机房,每个分拣员最高兴的事儿就是能被派到机房学几天机器登信,但两台登单机实在太少了,分拣员们那个等啊、盼啊……
1993年,分拣员们期待已久的北京邮区中心局成立了。生产场地宽敞、明亮;中央空调冬暖夏凉;通透的新式玻璃分拣格口整齐排列;每个分拣台席都安装了邮政自行研发的国内首款小型给据邮件登单机……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建筑,新的管理理念,新的优化生产流程、新的生产机械,新的精神面貌!作为见证者,回想那段过往,我仍感十分自豪,再美的语言都无法描述当时我们邮政人的骄傲。
2011年,“大平面”——北京邮件综合处理中心建成投产,四四方方的两层建筑雄伟壮观:一层重件作业区内,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总包推挂系统正迅速地把邮件分发到各个车间进行分拣封发作业;二层轻件作业区内,给据邮件登单机、给据邮件分拣机不停飞转,年轻的分拣员们身着崭新工装忙碌的身影,让生产场地灵动而美丽。
漫漫岁月中,两个瞬间展现了中国邮政的奋进精神,展现了邮政人从未止步、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