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遥
为满足寄递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支撑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解决生产运营的痛点、难点问题,集团公司启动数字化处理中心工程建设,体系化应用数字技术,推进邮政生产运营领域数字化转型,增强全过程技术赋能,全方位打造数字化处理中心“智慧大脑”。
什么是数字化处理中心
数字化处理中心是数字邮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寄递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深化落实邮区中心规范化改革、促进流程优化和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通过聚焦处理中心端到端、全流程、各环节、全要素,采用“推拉结合”“上下联动”业技深度融合工作方式,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AI等数字技术,对处理中心生产和管理进行全面赋能,实现处理中心要素数字化、流程标准化、运营可视化,打造“实时感知、及时纠偏、智能调度、科学决策”的闭环数字流程体系,以科技手段促进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实现“最优的质量、最优的效率、最优的效益”的管理目标。
系统建设主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流程闭环管控能力:流程有断点,信息有漏洞,管控不闭环;二是缺乏精准调度掌控能力:如日常作业排班、垛口调度、格口分拣方案等依赖人工经验,耗时耗力效率低;三是缺乏异常告警中枢能力:缺乏与生产使用场景的融合,网络异常不告警,客户投诉不告警,客户流失不告警,起不到“中枢神经”作用。
数字化处理中心建设目标
以科技项目成果为基础,融合业务发展需求,进行敏捷迭代和工程化实施相关工作,不断提升系统易用性、数据实时性、功能普适性,完善数智化体系建设,充分应用数智化成果,丰富数智化场景。
成果转化方面:将数字化处理中心科技项目成果试点应用的内容,进行工程化开发,与新一代寄递平台生产管控系统进行有机集成,提升应用的普适性、容错性,优化性能指标,便于全网复制和推广。
推广应用方面: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将数字化处理中心应用成果推广到90个省际处理中心。
行业对标方面:提升数据感知、数字管理、动态可视、智能辅助能力,实现各类资源要素(人、车、邮件、场地、设备等)、生产活动的精准感知,实现智能化的预测、资源调度、运营管理,最终实现管理数字化、调度智能化、运营科学化。处理中心管理实现由被动响应型向智能敏捷型转变;处理中心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实现全数字化运营。
数字化处理试点(合肥蜀山)应用情况
(一)车辆进局业务场景
在合肥邮区中心的蜀山处理中心,数字化处理中心场院系统实施后,可通过数字化视图了解场院、垛口、场内车辆情况。邮运车辆可实现无感自动入局、到达院门自动抬杆、大屏显示对应垛口号,向驾驶员手机同步推送信息,告知驾驶员去往对应垛口,使场院进出效率、人员沟通效率(此前需要不断地电话联系)有了较大提升,同时优化了接发员岗位,从原来的9人减少至4人,实现了降本增效。
(二)卸车区域业务场景
该区域数字化主要体现在智能感知和数字化应用两个方面。
智能感知:(1)每个垛口新增了两个摄像头,一个是对着车厢,读取车牌号、获取卸车开始及卸车结束时间并展示在生产看板上。由于本次试点工程时间较紧,在后期的推广中可以利用原有的摄像头作为获取卸车开始、结束时间的AI摄像头,重新安装摄像头支架即可。另一个是拍摄异形件的摄像头,目前可识别出异形件,识别之后如何处理需结合工艺设备进一步研究。(2)将该区域的原有摄像头(垛口墙上45度角摄像头)纳入暴力分拣智能算法监控,可监测该区域人员暴力分拣行为,并实时上报推送至生产监管手机。
数字化应用:(1)区域看板。新增区域看板,实时掌握每个垛口卸车开始、结束时间,卸车量,卸车人员,计算出垛口卸车效率、人员效率等实时数据,为网格长提供管理数据支持。有利于营造内部赶超竞争的氛围,为后续的卸车计件工资提供数据基础,实现进一步降本减员增效。(2)下一环节监控。接入该区域下一环节监控视频,包括矩阵粗分线、双层斜带分配环线,可实时掌握下一环节拥堵或顺畅情况,以便调节卸车速度,避免拥堵后再疏通而影响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平稳有序高效卸车。(3)垛口切换时长缩短,卸车结束信息同时推送给下一辆车驾驶员,及时准备靠位。
(三)小件机平台业务场景
(1)小件机分拣方案。在合肥蜀山应用数字化处理中心推荐分拣方案。该分拣方案主要考虑了以下因素:一是邮件平均运动距离尽可能短;二是集包人员平均走动距离尽可能短,将落格量大的格口设置在打印机旁边;三是集包人员工作量尽量均衡,避免人员工作量差别较大的情况;四是尽最大可能提高半圈落格率;五是将同一车次计划的邮件落格到相近的格口里,便于操作人员统一时间锁格封袋,赶上同一车次。使用该方案后,忙时分拣机分拣效率稳定在每小时2万件以上,各区集包量均衡,预计可减少1名集包人员。
(2)智能排班、开机方案。合肥蜀山处理中心自2月27日以来连续试用数字化处理中心智能排班、开机方案,目前在每日85万袋件处理量的情况下,处理人员从原来的365人减至340人。主要优化了直连格口配发、非直连格口配发、内圈格口码笼车人员。
(3)AI视频感知货物遗撒、货物阻塞。数字化处理中心AI视频可提供货物遗撒、货物阻塞信息实时预警推送至生产人员终端APP,同时可在运营管控看板展示,现场人员清理后,自动销号。
(4)区域看板。通过看板可实时掌握供件台效率、集包、锁格等具体数据,发现锁格等异常情况及时提示干预;对供件台效率明显偏低的,实时提示查看了解原因,及时干预,避免之前等班次结束统计才能发现问题。
(四)装车业务场景
(1)AI视频感知。与卸车区域功能一致。
(2)监管装车进度、装车完毕车辆出局。生产监管可通过数字化处理中心看板实时掌握车辆装载进度,提前安排车辆,缩短车辆切换时间;车辆靠位后,PDA采集信息提示装车开始,垛口屏显示车辆邮路信息,配发后即可显示装车量,装车完成后PDA监控记录装车完毕,驾驶员封车、垛口人员对其封车动作进行拍照,车辆即可离场,出口处可自动抬杆出场。
(3)智能运力匹配。数字化处理中心可根据预测邮件进出口流量流向,展示各路向未来6小时内的发运邮件量、邮件重量,便于生产调度安排对应车型,避免运能浪费或准备不足等情况。
(4)智能排班。数字化处理中心智能排班依据预测邮件量合理安排工位人员,长期试用以来,在整个配发、装车环节已稳定减员,由原来的119人减至100人。
(五)车间大屏应用
一是新增和优化了多个运营看板。包括:运营管控看板、中转场APP、集中均衡作业方案、计划预安排、智能运力匹配、生产智能调度、业务量预测、处理中心整体评估、规范化达标情况、邮件分析、能耗分析。二是新增岗位效率看板。红黑榜展示关键岗位的效率,前三位为红榜、后三位为黑榜,并展示达标值,营造全员赶超的氛围,后续可能会直接加上奖励金额,激励操作员工进一步提高效率。(作者单位: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