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5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霜叶红于二月花

    □陈裕

    在暮秋里徜徉,举步便是秋色的深浓,落叶染透澄黄的热烈,松柏挟裹浅绿的温柔,大地的苍茫述说着秋韵的无限悠远。一草一木浸润于秋光的万丈播洒,山川尽在深秋的问候里,品味季节的流芳。 

    此景尚待流连时,霜降便翩然而至。它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秋天的站点上,霜降是最后一道门扉。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夏则为露,冬则为霜”,霜降之后,冬天倚门而立。 

    霜降到时,秋风千里万里,皆是满满的秋意,这秋意最是浓烈。草木枯黄,一任到底。秋霜起时,秋韵越发风生水起。“霜叶红于二月花”,经过霜气的熏染,枫叶之上,绯红叠云般壮烈。深秋看霜降,霜降看枫叶,看一看那火红的枫叶,你就会知晓深秋的笔墨不再吝啬,它倾注着一季的心血,绽放出最美的绚丽,也演绎着秋天的绝笔。 

    “霜打柿子红如火”,又是一片火红的颜色,在霜降时给予秋天醉人的旁白。风霜本无罪,奈何季节一到,万物受困,而柿子却逆流而上,焕发生命的蓬勃。霜愈重,柿愈红,一副傲骨之果形,一脉恣意之色调,在枝头、在大地上昂首,为深秋的谢幕平添最美的风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幅生动绚烂的山水草木画卷,在大地上挥毫泼墨,一气呵成。此时,自然里的所有生命于风霜傲立,内敛收息,静气凝神,以智慧的调节应对节气的忠告。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面对自然环境的千般变化,大地上的生命个体总会以诗意的盎然来唱答、来回馈。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对于季节的传承就有了相应的活动,霜降也在传统习俗里,以各地不同的特色,一次次被感怀、深念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