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邮政惠农服务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中国邮政通过聚焦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客户、个体农户等“三大客群”,全力推进客户建联、信息建档、业务建模;构建政企联合推进、邮银协同落地、项目支撑保障和效果评估提升“四大机制”;强化科技、数据、业务、协同、体系“五大引领”,确保将中国邮政惠农合作项目抓实抓细抓落地,全面助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通过提供惠农信贷价费补贴,加大惠农信贷额度支持力度,提高惠农信贷风险容忍度,加强农商互联政策支撑,开展优惠寄递和高品质增值服务,在推动形成要素多方联动、政企双向互济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中,更加凸显邮政的优势和作用。 2020年,中国邮政惠农合作项目在多方面取得实效:在全国建成50个农产品基地;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为3582亿元;自营农产品销售42.9亿元;极速鲜、标准箱等寄递业务实现收入30.35亿元。 在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中国邮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开设了覆盖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扶贫地方馆,开展了3116个电商扶贫项目,打造了“企业+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电商扶贫生态圈;集团公司定点扶贫点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洛南县提前一年脱贫摘帽,全系统对4000多个扶贫点开展对口帮扶;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637亿元,有力推动了“三区三州”等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中国邮政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融资难”“销售难”“物流难”为切入点,依托邮乐网以及5.4万个自有网点、60多万个邮乐购站点(其中10万个数字化优质站点)、1300多处农村电商仓配中心,搭建线上线下电商平台,形成连接城乡、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通道,促进了农民创收、消费者降本,也激发了农业微观主体活力。 自2017年开始,中国邮政连续4年举办具有社会影响力的“919电商节”,突出“原汁原味原产地”特色,打造“邮政农品”品牌,成为帮助农民推广产品的重要平台。2020年“919电商节”期间,累计实现交易额18.66亿元,其中农产品线上交易额为3.43亿元,累计打造万单农产品319款。 中国邮政70%的自有网点、71%的代理金融网点、84%的邮乐购站点位于农村地区,全国55.6万个建制村全部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过开展空白乡镇局所补建、快递下乡、建制村通邮三大工程,中国邮政构建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网络体系,为畅通城乡双向物流、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邮政“919电商节”助农利民惠万家。 |
“中邮惠农”书写乡村振兴的绿色篇章。 |
邮政建设农产品基地,从源头解决“销售难”“物流难”“融资难”。 |
邮储银行助农贷款送上门。 |
中邮保险关爱农民、服务农业、振兴乡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