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或为客户开立匿名账户、假名账户的,将对责任人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判断题)”11月12日,四川省富顺县东湖邮政营业所网点负责人先友珍在上班路上点开手机里的“微信课堂”完成每日一学:“每天完成3道题,轻松学金融合规知识。”这个“微信课堂”是四川省邮政信息技术局建立的“四川邮政代理金融知识微信课堂”,方便全省代理金融从业人员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规章制度、观摩规范的操作流程,上线至今,参学人数超过1.5万人,解决了地域广、成本高、人员多、集中培训难等问题,每年节约人力、财力至少1000万元。这是四川省邮政分公司开展创新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分公司立足管理痛点、难点大力开展创新工作,通过融慧聚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引领集聚创新动能
“江苏邮政探索通过场景化打造,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商业模式……”9月17日,成都市邮政分公司“刘刚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陈丽慧收到四川省分公司创新办王莉发来的信息。9月27日,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成都市分公司市场部副主任刘刚收到省分公司企发部副总经理陈福寿分享的湖北邮政智慧大堂工程建设创新成果。王莉说:“当搜索到对项目研发、推广有借鉴作用的创新成果,我们就会及时分享给相关开发团队。”成都市分公司开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营业厅客户管理平台”获得集团公司创新孵化项目立项,孵化过程中又扩展为智慧营业厅。刘刚说:“江苏和湖北邮政的应用思路对正在孵化中的智慧营业厅有很大启发,我们要向兄弟单位学习。”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创新。”陈福寿说,四川省分公司创新办关注前沿科技信息,指导市(州)分公司开展创新孵化,加强创新培训,从而激发广大员工通过集团公司“云创平台”提创意点子。9月27日,集团公司公布2019年“金点子”获奖名单,62个获奖“金点子”中,四川邮政6个“金点子”上榜,占了近十分之一。
扶持员工创新工作室
自助收寄机、个性化广告机,充满智慧元素的智慧营业厅展示区、小型分拣机操作演示区……“刘刚职工创新工作室”就是一个小型操作间、一个缩小版的智慧营业厅。创新工作室组员10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作为带头人,刘刚时常分享自己的经验,拓宽团队思路。成员余泉洁说:“就是在他的指导启发下,从未接触过语音识别技术的我最终解决了‘四川邮政快递包裹省内互寄时限承诺服务支撑系统’中语音识别技术难题。”
刘刚带领技术人员对传统CRM系统进行改造,整合邮务专业客户数据资源,建立起全新的个人客户综合营销系统;开发的“寄递业务新型渠道及散件揽收平台”解决了社会渠道收寄及散件揽收的痛点,为在商务楼、居民区、商贸市场、偏远农村地区开发寄递业务提供支撑,获得2018年全国邮政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像这样的创新团队,四川邮政还有很多。2017年,四川邮政命名创新工作室52个,覆盖金融、寄递等业务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创新工作室不能徒有其表。”四川省分公司企发部总经理乔新贵说。2018年、2019年通过检查、验收、评比,新命名和调整创新工作室23个。如今,70多个创新工作室成为融慧聚能的载体、技术革新的“加速器”、创新创效的“聚宝盆”。
推动成果“扩散”
“再也不用担心网点突然停电了。”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邮政支局支局长龚健介绍说,丹山支局处于山区,用电高峰期或风雨天气极易停电。但在2016年网点整修、翻建时,资阳市邮政分公司探索出“网点智能节能电路”模式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突然停电了。至今,该模式已在辖内179个网点应用,资阳市分公司市场营销部、项目负责人刘易思说:“该电路运行以来,网点因停、发电期间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情况明显改善,UPS维修频次明显减少,一年可节约电费约24万元。”今年,四川邮政将该技改成果纳入网点标准化整修、翻建设计总体方案在全省推广,目前,成都、达州等市(州)分公司共572个代理金融网点进行了改造。
说起推动创新成果应用,四川邮政可谓“费尽心思”,不仅制定创新成果推广办法,在2018年10月举办科技大会及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近年来全省邮政领域的109项新技术、新发明和新成果,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目前,“市(州)信息中心机房动力环境联网监控系统”“营业系统第三方支付”等多个全省性项目在各地邮政落地,市(州)分公司成果“资阳邮政网点智能节能电路”“达州邮政应用系统管理集成平台”等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