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绿色引领邮政快递未来
时间:2019-06-25     来源:中国邮政网

  6月14日,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开幕。此次大会首设“邮政快递论坛”,论坛以“智能绿色引领邮政快递未来”为主题,凝聚国内外“政产学研用”精英,深刻剖析科技革命给邮政业带来的巨大变革,诠释邮政行业绿色发展方向。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  刘君

  切实将行业生态环保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刘君在“邮政快递论坛”致辞中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邮政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邮政强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科技创新将催生新一轮产业发展红利。建设邮政强国,推动中国快递业进入数字化时代,行业正在向“服务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协同信息化、运输高效化、运营绿色化、管理科学化”目标迈进。各大企业迅速自主开发应用信息化系统,一批科技企业和实验室相继涌现。

  刘君指出,绿色发展是邮政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全行业要切实将行业生态环保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这项政治任务抓实抓好。

  国家邮政局坚持绿色发展的目标导向,提出“9571”工程。全行业要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监管创新,强化政策供给;要抓住标准化建设这一“牛鼻子”,切实夯实企业主体责任;要强化责任担当,注重谋划部署,加强系统治理和综合施策,让邮政业真正“绿”起来,为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方玺

  绿色发展是邮政快递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方玺在会上重磅发布了《中国邮政快递绿色发展报告2018—2019》。该报告被列入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同期发布的重点智库成果,包括绿色使命、绿色政策、绿色实践和发展建议四部分。

  报告对2018年以来中国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成为全面了解中国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的一个全新窗口。

  报告指出,绿色发展是邮政快递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报告对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邮政、顺丰、圆通等邮政快递企业和菜鸟、苏宁等网络科技企业在绿色包装、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等方面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同时,邮政快递业应在包装、基础设施、作业流程、运输以及管理等环节实现绿色化,才能最终实现行业的绿色发展。报告提出解决快递包装问题,需要标准先行、综合治理,通过推动减量包装、可循环使用包装和环保可降解包装等措施,促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发展。

  报告指出了阻碍快递包装“绿”起来的一些因素,包括可降解材料成本高、循环包装回收难、创新机制不成熟、绿色标准缺失、自动化程度低等以及我国邮政快递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其他挑战。例如,绿色邮政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不够完善,专项绿色扶持政策尚未出台,具体措施或者实施细则较少;绿色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尚不健全,缺乏衡量企业绿色化的统一标准;环保技术水平有待突破,包装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载运工具仍以传统交通工具为主,高耗能、高污染能源仍被广泛使用;传统邮政基础设施功能单一、设备陈旧、作业效率不高等。推动邮政快递业的绿色发展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自律、社会参与的体系和机制。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田春秀

  促进快递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

  田春秀就“生态文明:政策与形势”这一主题,全面解读了生态文明政策,并就促进快递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三方面意见。

  近几年,快递业发展非常迅猛,2018年的快递包裹量达到500多亿件。快递行业的环境问题也得到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很好地推动和实施行业绿色发展。主要快递企业也在推进绿色发展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对于促进快递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田春秀建议:一是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理念深入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在宣传、培训、教育各方面还要投入更多力量来推进;二是推进快递行业构建绿色供应链,政府层面应发布一些指导性文件,给市场明确的信号和方向,健全绿色发展法规标准体系,如绿色包装标准体系等;行业主管部门在对企业绿色包装研发成果的认证和授权等方面要打破企业间壁垒,推动科技成果在全产业的转化;在市场与企业层面,建立管理体系,建立逆向物流体系,主动披露绿色供应链相关信息,综合评估发布企业绿色发展成效报告,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各类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三是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国家级快递绿色包装实验室,加大绿色包装研发力度,推动绿色科技成果在全行业转化。希望环境部门有机会可以跟邮政管理部门联合,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邮政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张辉鹏

  科技满足“快”需求

  张辉鹏指出,邮政业高速发展的秘诀在于“快”,科技成为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法宝,在梳理当前热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他提出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愿景和建议。

  张辉鹏认为,当今社会,人民对快递高质量服务的诉求越来越高,呼声也越来越大,怎么满足高质量的发展需要呢?他认为只能依靠科技手段。谁家快递送得快、时效高,价值成本相对就比较高,比如说顺丰、京东和承诺一小时、两小时到家的即时配送等新业态,这种高时效的配送服务,肯定能换来很高的利益。为什么时效约等于金钱?因为除了时效,还有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所以不是百分之百地能达到这个利益。而唯一的法宝就是科技创新。只有靠科技,或者说以科技为主导因素,融入物流的各个环节,才有可能提高各个环节的效率。

  张辉鹏具体阐述了物理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地址编码应用技术等热门技术应用。他提出了对邮政业科技发展的愿景:第一,关于智慧物流的架构研究。他希望从标准化、协议化、模块化去加深研究,通过模块化的组装,实现更高效的科技应用;第二,关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我们现在所用的科技产品、科技设备质量怎么样?谁家的好或不好?怎么检测、评估、认证?以上问题都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去研究;第三,关于信息安全体系研究。他希望从安全理念、体系、平台方面打造一个安全生态体系。总之,要实现快速寄递,就需要有智慧、质量和安全三个方面的保驾护航,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寄递服务的需求。

  亚洲—太平洋邮政联盟大学(专职)高级讲师  余艳

  企业必须坚持住绿色发展方向

  余艳发表了题为《全球快递物流绿色发展动向》的主题演讲,系统介绍了联合国环境署关于保护生态发展提出的7项核心任务,并对今后快递物流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余艳认为,我们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了高峰日处理4.2亿个快递包裹的信息处理能力。技术在不断帮助邮政快递企业进行流程优化、线路优化、客服优化、末端优化和资源调度优化。在帮助邮政快递企业强化自身责任、呵护蓝色星球方面,智能或技术同样将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余艳指出,当前全球物流和快递领域也正在应用技术和创新来呼应全球化进程中针对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的7项核心任务:一是将环境置于人民生活的核心;二是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威胁;三是通过健康的生态系统促进人类福祉,建立更快的生态循环;四是在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加强环境治理;五是确保化学品和废物的安全管理;六是加速向可持续社会转型;七是加强循证决策。

  余艳认为,推动快递行业绿色发展,难在组织生产要素,更难在企业的观念转变。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太多的任务来分散企业家的注意力,说服自己向着社会责任方向转变,需要企业不断加强自我控制,这可比控制生产要素难得多。生产要素定下来可以按计划进行,而企业战略会随着竞争态势进行动态调整。要坚持住绿色发展方向,有一定难度。但在环境约束成为刚性条件时,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必须调整。创新是一个行业永不衰竭的发展动力,我们要解决问题,必须建立一种唤醒的思维方式,从生产、使用、消费再到资源利用,要强化技术应用对绿色发展的支撑。


“邮政快递论坛”现场。


中国邮政无人投递车引来围观。


绿色循环包装材料研发与运营公司“灰度环保”亮相大会。


中国邮政展台的自动分拣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