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判别一枚邮票的真伪,通常是拿着真票与假票仔细作对比,这需要一定的邮票知识积累。”日前,在集团公司邮票印制局的一间会议室内,邮资票品部员工王锐边说边向记者演示判别邮票真伪的全过程,他提出的“邮票真伪判定网络化”建议获评集团公司2018年第一批金点子。在演示过程中,只见他将一个小巧的高倍放大镜安装在手机摄像头上,分别用手机拍摄了一枚假邮票和一枚真邮票的局部。在高倍放大镜与手机图片放大的双重作用下,邮票上肉眼看不到的细节尽然呈现。邮票上的图画变成了一个个微小的像素点,每一个点的形状看得无比清晰。“看,真票和假票的像素点的形状、分布状态都有差别。”在王锐的指导下,记者也学会了识别真假邮票的妙招。不过,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就算借助工具,像记者这样的外行人也很难看出邮票的真假。“别说你们,有些高仿的假票,即便是我们也要花些时间去判别。”王锐笑着说。
2004年大学毕业后,王锐应聘加入邮票印制局,从生产一线工人做起,参与邮票的设计与印制工作,一干就是10年。2014年,他被分配到邮资票品部,虽然离开了生产岗位,但因为基本功扎实,成为邮票印制局“邮票打假小组”的一员,经常参与邮票真伪判别相关工作。在与基层网点和集邮营业员沟通过程中,他了解到随着电商平台售卖邮票,假邮票快速从线上向线下蔓延,大量进入邮政通信领域,严重损害邮政企业的经济利益,也严重扰乱集邮市场秩序。在寄递过程中,邮票真伪判别对于基层网点员工来说十分重要。可是,由于邮票的印刷方法十分多样,有胶印版、影写版、影雕套印版、胶雕套印版、凸版等,在判别真伪之前需要掌握这些专业知识。不仅如此,还要从齿孔、刷色、纸张、背胶等多个方面来识别,诸多专业知识让判别邮票真伪的“门槛”非常高。据王锐介绍,他之前接到许多人的“求助”,通过网络把邮票的局部放大图片传给他,他再对照真票进行判别。可是这样既费时费力,又影响准确率,因为手机像素不一样,无法保证照片是最真实的效果,“一个细节看错了,结果就有可能错!”王锐说,“这种方式的另一缺陷是反馈速度慢,因为我们不可能全天候在线回答问题。”
判别邮票真伪亟待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技术手段。2017年8月,王锐提出“邮票真伪判定网络化”建议,通过建立一个网络化服务系统来判定邮票真伪。该系统以真邮票为基础数据库,通过图像识别对比技术和判别算法,将采集的实体邮票图片与数据库内邮票进行对比。整个过程中,一线人员只需要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拍摄到高清放大的邮票图像,将图像上传至系统中,系统会作出真假判定并给出结果。这不仅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最重要的是避免假邮票给企业和消费者造成损失。
建议得到了集团公司的认可与大力支持。2018年5月,经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可行性研究和提出系统建设需求,信息科技与建设部批复立项,信息技术局开发建设邮票数字化鉴别系统。系统前台邮票鉴赏APP搭配后台邮票信息数据库,实现邮票电子化目录、邮票鉴别、假票通告三项核心功能。2018年11月,邮票鉴赏APP在北京、河北、辽宁等三省(市)试运行;今年2月20日,在全国邮政网点上线运行,同时,将于上半年适时开放给社会集邮爱好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