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分拣人的30年
作者:王化杰
时间:2018-11-29     来源:中国邮政网

  我是1988年大专毕业后分配到西安市邮政局,成为一名分拣员的。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分拣科用的全是木架格,200多名职工中,负责分拣平常邮件的人数最多。分拣员的工作非常辛苦,旺季来临时,眼前是分不完的信,全部靠人的双手一封封分拣到全国各地,分拣员的脑子里记得都是各地的地名,全靠大脑记忆,现在想想真是不得了。

  我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想打印一张表,要用铅字版打印到油纸上。我负责发放全科200多人的各种津贴、补贴等,全科人员的名字每个月至少也得抄五六遍,做表需要提前一周开始。最重要的是发工资的那一天,全部是现金,办公室的所有同事都得帮忙,对着工资表把钱分到每一个工资袋里,有零有整,必须做到一分不差。

  我还记得那时查询邮件都是翻查清单本,有一次,一封重要的邮件查无出口,我和查询邮件的同事在档案室一本本地翻查,本子一摞一摞放了一房间,从上午一直查到下午,当查到那个邮件的出口记录时,我特别高兴,一天的辛苦都忘记了。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邮政人的发展步伐也加快了。1992年,单位引进一台比利时进口的自动化分拣机,正式验收的那一天,跟过节一样,仪式庄严,很多关心邮政的省市领导也亲临现场,当机器开通,调试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每个分拣员脸上洋溢着笑容。

  2000年,我从事计算机维护工作,新的重件处理中心也投产使用,不但有了两台信函分拣机,还增加了理信机、扁平件处理机、包裹自动化处理设备、推挂的总包处理设备等,大大减轻了一线人员的劳动强度。

  从手工抄登清单到扫描登单,从全部纸质过渡到全程全网资源信息共享,真的是不学习,随时就会被淘汰。现在查询一封邮件,再也不会像当初查一大摞一大摞的清单,几秒钟就能查到邮件运行的全程,效率不知道提高了多少倍!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邮政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在大开国门的大好形势下,相信中国邮政会迎来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