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3年9月12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封信,一颗心”

    □邓亚楠 

    单位的电梯里,企业文化宣传的内容会经常更换。最近上班我突然发现,“一封信,一颗心”再次“闪亮登场”。 

    这句话虽然多年来扎根我心中,但是世事变迁,机构改革,当我再次蓦然发现这句标语,感到既亲切又心动,既熟悉又久远。 

    最初喊出“一封信,一颗心”的是共和国第一代女邮递员罗淑珍,她曾创下连续21年投送信报360万件无差错的佳绩。她的口号响彻整个邮电系统,感动国人,感动时代。 

    在她的影响下,一代代邮递员学习劳模精神,发扬光大,努力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甘于奉献,涌现出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共和国发展贡献邮政力量。 

    年轻时,我曾经做过一名乡村邮递员,对“一封信,一颗心”这句话有深深的体验和感悟。 

    20世纪90年代,风起云涌的打工潮让广大乡村青年男女像风一样地南下淘金。那时,乡镇程控电话才刚刚开通,初装费贵得离谱,能够装上一部程控电话的家庭凤毛麟角。BP机、“大哥大”都是后来的事,我记得,最初“大哥大”一万多元一台,那是农村人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 

    湖南省祁东县太和堂邮电支局坐落在镇中心地带,当年不到30平方米的营业厅,每逢3、6、9赶圩日,老百姓蜂拥而至,挤爆营业间。他们大多是来领取儿女们打工寄回来的汇款。 

    没办法,支局长就让卖信封的营业员搬一张桌子到营业厅外面去操作。那时的生意火爆啊,一个赶圩日,一角钱一个的信封,可以卖出2000个以上。现在回忆起来,简直不可想象,那应该是书信文化的鼎盛时期。 

    那个时候,通信手段只有靠写信或者发电报。自己的孩子出门在外打工,离家千里迢迢,只有通过传统的书信联络。邮递员每天投送的信件都达几百封以上,按单位、村子分门别类,用扎绳一沓一沓捆绑着。“家书抵万金”,邮递员视邮件为生命,视用户为亲人,一旦信件背到肩上,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人在信在,走村串户,翻山越岭,直到将信件亲手交到收件人手上才放心。

    邮递员每到一个村庄,全村人都围拢过来,将邮递员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耐心地等待邮递员念收信人的名字。被念到姓名者欢欣雀跃,拿着信左看右看,迟迟不忍拆开。没念到姓名的人,露出失望的脸色。有的老人甚至反复念叨:怎么还没来信呢?流露出无限的牵挂。 

    收到信或者收到汇款单,都要写一封信寄出去告诉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女们。老百姓写好信,要么托路过的邮递员寄出去,要么利用赶圩日,自己到镇上的邮局去邮寄。 

    那个时候,邮递员真的是个好差事,走到每家每户都受到欢迎和追捧。老百姓都希望邮递员将信、汇款单、包裹直接送到家。这样一是赢得了时间,能够快速收到邮件。若放到村委会,就耽搁了时间。二是出于保密心态,直接送到家的邮件,可以不让村子里其他人知道,少了许多“闲言杂语”和不必要的“秘密外泄”。 

    老百姓有需求,邮递员就“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宁愿多走路,也要亲手将邮件直投到家。看到老百姓收到邮件像花儿一样的笑脸,邮递员再苦再累也值了。 

    邮递员背着鼓鼓的邮包,风雨无阻,霜雪兼程。时间长了,肩膀被勒出厚厚的老茧,腰间的衣裤被沉重的邮包日复一日磨出一个个张开的洞。 

    为了那份职责、那份使命、那份期盼,邮递员每天用脚步丈量邮路,对邮件从不“丢点、甩片、捎转”,从不延误一个班期。即使感冒生病了,也咬牙坚持,尽己所能,爱洒邮路。 

    “一封信,一颗心”是那个时代的鲜明印记,是书信流行年代,邮政人与老百姓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最美表达。“一封信,一颗心”,就是邮政人始终践行的“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我又不由得想起木心先生《从前慢》里的诗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时代越飞速发展,就越发彰显这句诗的历史价值和分量。在那通信不发达的年代,“车,马,邮件都慢”,慢,才是生活;慢,才让人间烟火气迎面扑来;慢,也是对“一封信,一颗心”宝贵价值的诠释。 

    现在,现代通信事业发达。电话、短信、QQ、微信、语音、视频等即时通信快捷且方便。而以前传统的写信、寄信方式基本上销声匿迹了,只能成为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现在某人若还能收到手写的书信,那恭喜!写信的这个人绝对是您最真诚的亲朋好友,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拥有一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情怀。 

    写信人选择一个时间,静下心来,铺开信笺,一笔一画写下思念和心声,一字一句诉说深情与牵挂。写完之后,还反复查看几遍,如果遗漏了什么没写到,马上又提笔拾遗补阙。 

    信,写好之后要认真折叠好,抑或别出心裁将信笺折叠成心形,然后小心翼翼塞进信封里,用胶水粘贴好。信封上,认认真真写下邮编和收信人地址、姓名、电话以及寄信人的联系方式。 

    “一封信,一颗心”,从写信人手中,经过无数邮政人的美好传递,传送到收件人手中。收寄日戳和落地日戳,像两颗圆圆的邮政人的心,带着体温,日夜守护着信件,穿越时空,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连接美好,收获幸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