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5月27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品寄递抢“鲜”一步

    进入初夏时节,生鲜农产品的寄递需求也随之升温。从茂名荔枝到烟台樱桃,从洛阳牡丹到菏泽芍药……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以快递的形式,或搭乘邮航专线飞机,或通过冷链直发邮路,行销大江南北,送达千家万户。这不仅得益于近年来邮政寄递改革所带来的网络组织的优化、寄递速度的提升,也是中国邮政在服务乡村振兴中精准布局、深耕市场所结出的硕果。 

    邮政快递是城乡产销衔接的桥梁,特别是在服务农产品季节供需、跨区域流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一般的农产品,生鲜类农产品往往十分娇嫩,怕磕碰、易腐烂,对寄递的要求更为苛刻,不仅速度要快,而且对包装、运输、末端配送都是很大的考验。因此,邮政在开拓生鲜寄递市场方面,不仅要与竞争对手比拼速度,还要注重提升客户的寄递体验,切实做好“两个一公里”的衔接。 

    在“最初一公里”,邮政要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的成果,继续延伸服务触角,深入农产品产地,实行揽收、包装、发运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提高生鲜产品寄递的时效。在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建设中小型冷链仓储,迎合电商平台收单即发、随发随走的销售模式,实现收寄端的快速响应。

    到了“最后一公里”,邮政需优先处理生鲜包裹,尽可能通过冷藏接驳车疏运至各投递站点;各站点务必优先配送生鲜包裹,提前电话通知客户取件,确保这“最后一公里”新鲜送达。此外,配送端也应配合销售前端做好主动客服,妥善处理破损件的退换货,减少客户的损失,弥补运输环节的服务瑕疵,赢得客户理解,改善客户体验。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可以预见,完善的冷链服务体系,将是快递物流企业角逐的新领域。邮政应抓住机遇,不断优化升级仓配方式,围绕消费者下单、仓储调配、冷链运输等关键环节,提供高效的寄递服务解决方案,给电商卖家、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本报记者 潘建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