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飞鸿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3年5月23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人眼中的星星

    □俞乃思

    在浩瀚的文学星空里,有些诗人常常用他们特有的艺术眼光和艺术构思来描写、讴歌、赞美星星,创作出具有美学价值的文化精品,汇入人类生生不息的历史文化长河。 

    20世纪80年代,我就读到诗人李瑛描写星星的一篇佳作。李瑛的这首诗叫什么题目,我忘记了,但其中的一句诗我至今依然记得。这句诗的大意是:炊事班的大锅里煮着星星。这一句,就把野炊、夜炊、锅里盛满了水这三层意思都囊括了。宁静的夜晚,诗人抬头看见星星,觉得景象美好,开始作诗,这种情况很多。关键是诗人如何立意,写出不同于其他星星之咏的作品。李瑛不愧为大师级诗人,摘来一把“星星”,撒进他的锅里,完成了惊人的一“跳”,那别致的星星也就长久闪烁在我的记忆中了。很巧,有一首叫《一九八〇年》的诗作,其中也有这样几句,和李瑛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屋后的小水缸 

    天狼星常常偷偷地在那儿饮水

    猎户星常常偷偷地在那儿饮水

    孩子们的圆脸 

    也常常偷偷地在那儿饮水 

    星星饮水,自然是诗人的艺术创造。但诗人把天狼星和猎户星引进那只“小水缸”,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非同凡响的意蕴,超凡脱俗。可是,西班牙现代诗人希梅内斯采取这类笔触写星星—— 

    星星,美丽的星星,

    凄惨,遥远的星星, 

    你们可是亡友的眼睛? 

    ——瞩望不已,眦裂神凝!

    你们可是亡友的眼睛,

    想起了人世间的情景, 

    ——啊,心灵闪光的鲜花!

    值此初春的时分? 

    很显然,诗人在这里讴歌的星星,完成了两种超越:超越了对象的自然形态,超越了世人对于特定对象的常用思路。 

    还有“探索诗人”孙桂贞写星星的诗作也别具一格。黄昏的星星,来到这位年轻诗人的笔下—— 

    黄昏星,像一把金光闪闪的刀子

    分割了白天与黑夜 

    我从分界线上站起来

    仰望着你 

    在没有桑葚的桑树上…… 

    事实上,不论是星星走进“锅子”“小水缸”里,还是星星成了“亡友的眼睛”“金光闪闪的刀子”,它们都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艺术需要创造,艺术意蕴需要开掘。一切文艺作品,只有命题贵远、立意贵新,才有生命力。试想,假如上述四位诗人面对着星星晶亮闪耀的自然禀赋,泛泛引申,而不是在想象之中以自己的身心去趋近、去贴合,仅仅见清澈而歌颂清澈,充其量只能显现辞章功夫,很难构成一个独特的意蕴,谈不上成为一首优秀的诗歌了。“当一个真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种强烈的感情,闪耀在某一文学或艺术的作品中。这种文体、色彩与素描,就一定是卓越的”。让我们记住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这段活,作为我们创作的座右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