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茶寄递项目简介 作为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我国茶叶种植分布广泛、产值规模大,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茶产业是关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民生产业,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云南、浙江、福建等地政府也相继出台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在此背景下,我国茶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茶叶总产值超3000亿元。 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茶叶寄递需求日益旺盛,年寄递量约1亿件。春季是茶叶生产最重要的季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监测显示,全国春茶产量约占全年茶叶总产量的近45%,产值约占全年茶叶总产值的70%以上。全国十大春茶产区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福建、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贵州8个省。2022年,8省邮政“极速鲜”春茶寄递量约795万件,市场占有率约为14%,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二、寄递事业部部署要求 为更好发挥邮政资源禀赋优势、助力春茶出山进城、服务乡村振兴,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全面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归纳提炼优秀实践案例核心做法,针对春茶寄递项目全流程运营环节制定行业解决方案,指导各省级邮政企业深挖拓展市场。2023年,将聚焦乡村特色产业构建“作战图”,针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类茶产业清单,实施销号开发,按照总部—省—市三级工作清单,分层分级分类开展“百千万工程”——总部推进百大客群开发,各省级邮政分公司聚焦千个产区拓展,市级邮政分公司落实万家客户走访。2023年,“极速鲜”春茶寄递项目预计收入目标为1.4亿元,市场占有率目标为20%。 三、发展措施 一是细分客群种类,开展精准营销。春茶寄递市场可分为生产种植、集群市场、线上电商、零售散户4类客群。生产种植类客群以原产地茶农、茶厂、合作社为主,可积极与当地政府、产业协会沟通,争取宣传及入驻等资源,深入产地市场广泛设摊设点,协同金融、渠道等专业,提供综合服务方案;集群市场客群以茶城类批发商、经销商为主,具有多频次交寄特点,可积极沟通市场管理单位,争取统一营销、便利揽收等条件,对集群市场客群进行全覆盖摸排走访及销号开发,强化流动揽收,提供协助打包等增值服务;线上电商客群以电商、微商、直播平台茶叶卖家为主,具有价格敏感、邮件轻量化的特点,可通过召开行业推介会、整合上下游资源、强化客户走访跟进、提供驻点揽收等方式,实现深入开发;零售散户客群以沿街店铺、个人终端售卖为主,客群多而散,价格敏感性偏低,可通过以投促揽提升揽收覆盖密度,定向投放优惠券实现广宣传、广覆盖。 二是加密揽收布局,提升服务品质。春茶项目具有阶段性、爆发性、集中性特点,新茶上市可实行“大兵团作战”,选派骨干力量增援派驻产区,形成营揽开发合力,通过驻村、驻街、驻点、驻户等方式,加密揽收布局,利用海报、条幅、视频、新闻报道等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定点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推广;可发挥邮政协同营销优势,以信息共享、联合走访为重点,提供金融资金信贷、存款业务,复用邮政分销、直播渠道,以销带寄推动业务发展。春茶邮件具有易受潮、怕挤压的特点,包装材料要充分考虑产品特性,按照防水防潮防渗透、防压防撞防破损的总体原则选用适宜的内外包装材料。内件要使用缓冲材料填装充分,对玻璃、瓷罐、礼盒类内件要提供葫芦膜、珍珠棉等进行单独包装防护。 三是强化“三端联动”,保障运营质量。运营质量是“极速鲜”项目的生命线,服务质量和客户口碑是树立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春茶项目成立总部—省—市三级多部门联合项目组,联动保障项目运营。春茶邮件对时限要求较高,要以标准时限库为基准,以现实时限库甄选次日递率连续三个月达85%的区域。同时,贴近市场及客户需求,对标竞品,确定承诺时限寄达范围,通过“邮航+民航+高铁+陆运”的方式均衡发运。提前制定应急保障预案,根据突发情况进行精细划分,一般问题由省级分公司运管部门快速反应处置,重大问题由总部主动发起、及时干预。春茶项目实行100%主动客服,及时监控系统异常邮件,建立快速理赔机制,全面推广“极速鲜”寄递项目“延误保服务”,提升客户体验。(相关文字由集团公司寄递事业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