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3月2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客货邮”的汨罗实践

    3月25日,央视《新闻调查》报道了湖南汨罗乡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称赞湖南省邮政分公司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以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为基础,整合农村客货运、快递、电商等资源,通过“网络节点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打造“政府领导、邮政主导、多方参与、集约共享”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展现了中国邮政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形象和新作为。
    刘爱力强调指出,随着客运乘客越来越少,快递需求越来越多,乡村“客货邮”融合成为各级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邮政服务乡村振兴、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边际效益的必然选择;各省份分公司,乃至每一个地市、每一个县分公司,都要认真学习汨罗“最佳实践”,充分认识“客货邮”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持续扩大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加快构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本报记者 唐艳 

    3月的汨罗江畔,碧水悠悠,春意盎然。每天30条线路、80多台印着“整合创新快寄到家客货邮专线”字样的城乡公交车在绿水青山间往来穿梭,在服务城乡居民日常出行的同时,还将城乡居民的快递包裹分送到各村“客货邮”站点,让“人在家中坐、快递到门口”“不出村里头、产品就运走”成为当地居民用邮的生动写照。 

    “我的快递现在直接搭公交车到村,吃了晚饭散步,走到村口的‘客货邮’服务站就能拿到,再也不用往返20多公里去镇上拿了,省时省力,还节省了开支。”谈到“客货邮”带来的变化,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村民马清华喜滋滋地说。 

    这些都是汨罗市实施“客货邮”融合发展带来的变化。自汨罗市成为湖南省首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创建县后,在政府部门的协调和支持下,汨罗市邮政分公司与市客运公司联合开展“客货邮”运营工作,通过网络节点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等方式,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全面打造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政府牵头邮政主导 共同谋划“一盘棋”

    2021年底,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和省邮政管理局明确提出,要在全省选择5个县开展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汨罗市委、市政府闻讯积极争取,提出将“客货邮”融合发展作为资源整合的绿色工程、便民惠民的实事工程和产业振兴的富民工程。汨罗市分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向汨罗市委、市政府进行汇报,积极参与制定汨罗市“客货邮”三级物流体系解决方案,并通过湖南省发改委、省交通厅、省邮政管理局组织的专家论证,最终汨罗成功成为湖南省5个“示范创建县”之一。 

    汨罗市随后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公室、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分公司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工作专班,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基本原则和“交邮牵头、多方协同”的总体思路,以及“试点探索、全域推广、全面拓展、多元融合”的工作步骤,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同时,汨罗市委、市政府明确,在“客货邮”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中,县乡村三级站点的建设运营、邮件的上下行传递、所有邮件费用清算等主要环节均由邮政企业主导。 

    完善乡村配送体系 共同编织“一张网”

    走进汨罗市“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中心,只见自动分拣设备正高速运转,大大小小的邮件正经过机器扫描,根据编号显示的地址信息,被精准地投送至同一目的地的邮件汇集卡口。它们将被运送至各个镇、村。 

    为实现与客运公司城乡交通线路的资源共享,汨罗市委、市政府配套投入1000余万元,依托新建的市客运总站,建成4000余平方米的“客货邮”分拣处理中心,并配置了全自动分拣设备,日均分拣能力达到10万件以上。2022年8月1日,“客货邮”分拣处理中心正式运营,由汨罗市分公司负责县级共配中心的运营以及运力补充,确保运输通畅。市客运公司负责在公交车内加装小型邮件专柜,确保公交将邮件带进村,并提供部分闲置人员成为邮件分拣员和驾驶员。至此,邮政物流配送和公交运行两网融合、互为补充的网络初见雏形。 

    要确保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的真正打通,村级站点的建设至关重要。汨罗市分公司以邮政便民服务站点为基础,按照“户主愿意、场地适合、节约集约”要求和“镇村推荐、邮交初审、逐点复核”的程序,沿城乡公交运营线路选点建设镇、村服务站点163个。所有站点统一编号、统一招牌、统一设备、统一布置,实现154个行政村(社区)全覆盖。同时,制定邮件收寄投递时效要求、安全验视等办法,收费计价、监督热线、投诉受理等内容均上墙公示,引导站点规范发展。 

    家住唐山村的焦喜原来一直在外地务工,因家里开小超市的父母年纪大了,前年回家接手了超市。得知可以加入“客货邮”村级服务站点的消息后,焦喜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报名。“我们的超市开在村里,大家都很熟悉,加入‘客货邮’可以给超市增加人气和收入,还可以方便村民寄递,何乐而不为呢?”焦喜说,“刚开始加入的时候,一天只有两三个邮件,现在大家都觉得很方便,邮件也越来越多,平均一天有30多件。” 

    走上汨罗城乡客运公交车,会发现在每一辆公交车内均设有邮件存放专用区域,做到了客货分离,确保邮件安全。汨罗市分公司和客运公司还联合开发了“客货邮”线路运行智能系统,实现邮政与城乡巴士智能监控平台无缝对接,获取车辆班次、定位、运营线路、途经站点等信息,对“客货邮”邮件全程跟踪管理,并将邮件信息与城乡巴士捆绑,形成车、货、站点信息一体化,同步传送至镇村服务站点电脑和手机终端,到站前3分钟语音提醒3次。同时,逐点推进站点视频监控接入市运营中心平台,逐步实现可视化、规范化、标准化。

    精诚合作互惠互利 共同打造“产业链”

    乡村“客货邮”的成功运作也为“邮快合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汨罗市分公司积极与民营快递公司对接合作,在县级层面以“客货邮”集中运营的方式与民营快递公司签订代投协议,目前与圆通、申通、中通、韵达、极兔、丰网等6家社会知名快递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取代运或集中分拣等方式统一派送,通过“客货邮”线路运行智能系统全程跟踪管理,涉及14个乡镇、106个行政村,日均代运社会邮件1000余件。 

    汨罗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杨帅告诉记者:“目前,汨罗市通过乡村‘客货邮’日均快件下行达到5000件左右,日均上行达到600余件。每单成本及上行件单价平均下降20%以上,已基本打通了乡村寄递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快递进村100%全覆盖。” 

    为切实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有效解决生活快消品、农资等产品入村到户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难题,汨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个站点就是一个便民惠民中心、一个电商物流节点、一个网红直播平台”的思路,积极打造“三合一站点”,在由政府牵头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基础上,由汨罗市分公司利用自身特有优势,推出针对汨罗特色农产品的扶持政策和优惠寄递政策,助推特色农产品上行。同时,在“客货邮”运营中心内建设高标准直播间4个,依靠政府多部门协调形成直播带货团队,结合当地特色,通过邮乐岳阳直播间等多个平台开展农产品带货,并在条件成熟的镇、村“客货邮”服务站进行单独扶持培育。 

    今年以来,在汨罗市川山坪镇高四海的养殖场里,每天都有数百箱土鸡蛋发货。高四海感叹道:“以前发货要费大半天工夫从村上搬运到镇上,现在在村上‘秒发’,门口直接上公交车,省时省工省钱。邮政还专门帮助我们设计了防破损的包装箱,为土鸡蛋进城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今年的销售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据统计,通过到农产品源头产地直接封装、发运,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和物流成本。目前,汨罗邮政共计助力农产品销售180余万元、寄出农产品40余万件。 

    汨罗市委书记朱平波表示:“探索农村客货运、邮政快递、物流、电商等‘一网多用、一站多能、多点合一、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旨在同步实现当地生鲜农产品上行、快递包裹下行,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下个阶段,汨罗市分公司将通过大力整合各快递企业及社会资源,坚持资源集约、综合利用、共建共享、互用互补,实现多网融合,推进农村快递物流市场向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切实降低农村快递流通成本,最终实现统一调度、集中揽收、分拣派送、仓储转运、信息服务多重功能,村级站点“邮快合作”100%全覆盖,实现邮政、社会快递公司和客户等多方共赢。


    

扫码观看央视《新闻调查》

    编后:融合发展天地宽

    湖南汨罗“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获得了中央媒体的普遍关注,刘爱力董事长高度评价其“通过‘网络节点共享、末端线路共配、运力资源共用’,打造了‘政府领导、邮政主导、多方参与、集约共享’的‘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展现了中国邮政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形象和新作为”,要求各地邮政做到“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构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在中国邮政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湖南汨罗为代表的“客货邮”模式正在各地火热展开,从越来越多的社会积极反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融合发展天地宽,市场配置是关键。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汽车下乡的深入,农村地区客运乘客越来越少,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需求却越来越多,乡村“客货邮”融合已经成为各级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和邮政快递行业的共同选择。目前,邮政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各地邮政务必认清发展形势,明确发展路径,主动对标对表先进,结合实际加快复制推广汨罗市“客货邮”融合发展成功经验,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发展氛围,确保“客货邮”融合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推动邮政寄递末端服务再上新台阶。 

    众所周知,政策是最大的生产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政府的事权。各级邮政要以湖南邮政、汨罗邮政为榜样,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积极争取资金、场地、设备、车辆准入等政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开放共享、协调推进的长效合作机制。同时,还要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通过整合县、乡、村交通场站资源,复用“县到乡、乡到村”“客货邮”车辆线路及班次,有效激活社会的沉没成本,提升客运带邮的边际效益,解决社会快递公司下乡进村能力不足的问题和邮政投递进村的运输成本、投递频次等效率效益问题,进一步提升邮政三级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用、优化配置、最大化利用。 

    同时,要构建全面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各地邮政要积极整合“客货邮”资源,实现邮政普遍服务网络“触达范围更广、承载能力更强、服务频次更多”,推动“邮快合作”实现“村村通快递”,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要发挥邮政“四流”解“三难”的协同优势,以“村、社、户、企、店”五大客群为中心深耕邮政农村市场,助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构建普服、金融、寄递、电商协同发展生态,助力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