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知行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3年1月14日 星期

 全文检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增强供应链韧性的解析
业内如何化解供应体系的不确定性

    □安筱鹏 

    数字化给供应链带来的重大变革是,传统线性供应链体系正在不断被解构和重组,形成以客户和消费者为核心的供应网络。这一转变背后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数字技术不仅赋能供给侧,而且把客户和消费者武装起来,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实时化、场景化、内容化、互动化,客户和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参与权、表达权、分享权。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客户和消费者地位崛起的时代。 

    在以客户、消费者为核心的新生产体系形成过程中,数字技术融入到企业研发、生产、供应链各个环节,推动产业链解构与重组,传统链式产业体系正在演变成网络化产业体系。这将带来三个核心转变。 

    一是传统链式供应体系正在演变为网络化供应链体系。企业传统的营销、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到一级分销商、二级分销商之间信息流和物流,是基于生产端发起的线性流动而形成的协作机制,最终客户无法参与到生产协作网络体系。今天,在端到端的供应体系中,客户可以深度参与到每一个节点,形成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网络。 

    二是传统僵化的控制型供应链结构正在转向柔性化的协作型供应链结构。传统供应链的底层逻辑是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以不变应万变,当客户和消费者参与端到端的供应体系后,固定僵化的供应链结构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需要在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上形成实时精准响应的多元主体,每一个供应主体单元基于能力API接口实现“即插即用”。构建数字化主导的实时响应供应网络,是整个供给体系变革的方向。 

    三是以生产为导向正在转变成以需求为导向。在今天供大于需的大背景下,竞争的焦点正在转向,供应链信息流的起点是客户和消费者,关键是一个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客户需求实时响应。今天,企业竞争进入到高频竞争时代,实时洞察客户需求,实时满足客户需求。这是全球供应链体系变革的底层动力。 

    那么,供应链韧性的核心就是如何化解供应体系的不确定性。 

    在当前复杂市场竞争、技术变革与国际政治动荡的环境下,如何确保供应链的韧性、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这也成为当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供应链韧性?供应链韧性是整个供应链体系受到外部强烈冲击时,快速恢复并有效响应外部需求变化的能力,核心是如何化解供应链体系的不确定性,就是供应链各个单元主体能够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地点,按照确定的服务水平,将确定的货物交付到客户的手中。在需求巨变的时代,面向不确定性的环境,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供应商、设计商、制造商、渠道商、品牌商都围绕着客户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在这个生态网络中,成千上万的单元主体,如何高效协同是考验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供应链韧性。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对智能制造的定义与众不同。很多机构把智能制造定义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软件、机器人等各种新技术不断嵌入到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NIST认为,智能制造要满足三个条件:差异性更大的定制化服务、更小的生产批量、不可预知的供应链变更和中断,即企业对需求变化作出响应的能力是智能制造的关键。 

    今天,供应链面对的挑战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需求快速变化。需求巨变是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无论是德国人讲的“工业4.0”、美国人讲的“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讲的“两化深度融合”,其着力点是应对需求个性化、多品种服务化的趋势。 

    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对于企业家而言,疫情所面对的问题与数字化要解决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在失序中快速找到有序的解决方案。 

    三是国际形势变化。无论怎么变,最大挑战就是变得越来越具有不确定性,而数字化是解决供应链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未完待续)(作者为阿里研究院副院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