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电商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2022年7月20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制菜为何如此“诱人”

    □本报记者 潘建伟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的餐饮行业大受影响。随之而来的则是预制菜火遍全国,可以说这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当宅在家中,面对买菜难、菜价贵的消费痛点时,方便、快捷的预制菜不仅让市民吃得放心,更让消费者享受到一饱口福的畅快。有专家预测分析,疫情将倒逼餐饮行业改革转型,而预制菜有望成为疫情之后兴旺起来的一种新的餐饮业态。 

    2021年5月26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创新发展农商直供、预制菜肴、餐饮外卖、冷链配送等业态,开发推广“原料基地+中央厨房+物流配送”等模式。 

    或许是敏锐嗅到政策信号和消费风向,不少省、市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如广东省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聚焦全产业链发展;上海市着力打造以农业深加工为特色的“都市中央厨房产业园区”;山东省规划建设“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项目”;河南省研究制定《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成立“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 

    就整个产业发展特点看,预制菜既符合当前人们对餐饮简便、快捷、安全的要求,也符合人们从吃饱到吃好、吃出健康的现实需求。预制菜产业一头连接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田间地头,一头连接着餐桌消费,符合农产品产业化升级的趋势。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宋聚国指出:“近年来,‘宅经济’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激发了终端消费需求,预制菜产业迎来了重要窗口期。预制菜产业有效衔接了传统农业、现代加工业、冷链物流和餐饮服务业,成为新形势下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分析,预制菜生产的原料供应源头是农村种植养殖业,中间是加工储运,终点是餐饮市场消费。这种前端在乡村、后端在城市、中间依靠物流联通的产业链,与中国邮政致力于打造的全产业链惠农服务相契合,也为中国邮政发挥资源禀赋、提供农业综合服务创造了一个巨大商机。 

    目前,中国邮政正在积极推进标准化农品基地建设,发展加盟合作社,提高农业种养的规模化、现代化,将为预制菜提供可靠的原材料和稳定的源头供应;依托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为农品加工企业和食品产业园提供“仓+运”服务,打通预制菜原料及成品进城的物流通道;利用城市揽投平台,为终端客户提供预制菜配送到家或网点自提服务,凸显预制菜消费的便捷性。此外,邮政还可以借助邮乐平台或供应链优势进行OEM代工,打造自有预制菜品牌,通过直播、社群营销、社区团购、积分换购、客户权益叠加等邮政特色渠道进行营销传播,促进预制菜的销售。 

    融合化发展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根本,只有实现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才能实现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携“四流合一”之优势,秉协同发展之理念,中国邮政定能在预制菜产业领域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