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点,茶山上薄雾未散,黄芳已带领邮政揽收团队驱车驶向70公里外的桐木村。当天,有1000多份茶叶订单要发往全国,这些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茶叶,必须在一天内完成包装、运输等工作。作为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黄芳不仅用脚步丈量着这片碧水丹山,更以创新服务将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送向四海,书写着邮政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篇章。
武夷岩茶的“正岩”“半岩”,不仅源于山场生态,更考验着产业链的协同能力。今年春茶季,某岩茶企业计划推出电商礼盒,却因物流时效与营销短板陷入困境。黄芳带领团队深入茶山调研,严选高品质茶叶,将其选入武夷岩茶基地项目,并依托邮政企业优势,为客户量身定制“仓储+包装+直播+寄递”一体化方案。
通过邮政农品溯源直播活动,武夷红茶“正山小种”单场销售突破万单,春茶线上销量同比激增。“邮政不仅解决了运输难题,更让茶叶插上了‘云翅膀’。”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武夷山的茶产业,既有三坑二涧的“正岩”瑰宝,也有散落山间的中小茶农。为了满足中小茶农的需求,在金融服务上,黄芳组织团队依托网格化营销,建立客群台账,精准走访;推动邮银联动,深入公馆村等茶产区开展村社共建,通过“批量授信+网点沙龙”模式,为25户茶农现场授信490万元;通过邮政引荐,由邮储银行为茶农办理“融资E”业务,累计发放抵押贷款360万元。
“以前为了贷款要跑好几趟银行,现在邮政和邮储银行上门服务,资金几天就到账了。”天心村茶农老张高兴地说。
从清晨5点的山路疾驰,到茶农家中的授信签约,再到茶企仓库的包装指导,黄芳的身影始终活跃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第一线。她常说:“邮政的根在农村,情系百姓,忘了谁都不能忘了百姓。”
2024年,武夷山市开展“客货邮”融合工作。黄芳积极对接交通运输部门,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对7个乡镇“客货邮”融合服务站进行提升改造,因地制宜布设村级“客货邮”融合服务点,共建设村级融合服务点76个,服务覆盖11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为有效畅通农村群众出行、畅通快递“最后一公里”、提升农村“客货邮”融合服务品质奠定了基础,并入选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武夷山的茶香,因黄芳和她的团队而飘得更远;乡村振兴的路,因邮政人的坚守而越走越宽。在这片碧水丹山间,黄芳不仅是茶香的传递者,更是乡村振兴的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