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清晨5点半,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的山雾还未散尽,一辆载着移动终端、高拍仪等金融设备的越野车已驶入盘山公路。石坡营业所负责人张建军与柜员小李此行的目的地,是40公里外的周湾村——那里住着行动不便的王大妈,一张待激活的社保卡,已让老人一家犯难数月。
6月5日下午,石坡营业所大厅里,王大妈的儿子焦急地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母亲瘫痪在床三年,社保卡激活手续一直办不了。家在周湾村,离网点要翻四座山,实在不方便......”“您放心,我们上门办!”网点负责人当场承诺。次日天未亮,他便带领柜员检查设备、备足物资,沿着狭窄颠簸的山路出发。40公里路程,越野车碾过碎石、绕过急弯,3小时后终于停在王大妈家门前。
“姨,我们来给您激活社保卡了!”小李站在在老人轮床前,轻轻打开设备箱。从信息核对到电子签名,27分钟的服务流程里,工作人员始终半蹲着调整设备角度,耐心引导老人完成每一步操作。“娃们大老远来,比亲闺女还贴心......”老人颤巍巍地握住小李的手,眼里泛起泪光。
此次服务不仅让王大妈一家实现“零跑腿”,更创造了商洛邮政县域网点上门服务的新纪录——往返103公里、车程超3小时的服务半径,成为邮政服务向偏远山区延伸的生动注脚。“设备移动化+服务前置化”,是石坡营业所破解农村特殊群体“办事难、跑路远”的关键。通过携带移动终端、高拍仪等设备上门,将传统网点的“坐等服务”变为“主动上门”,让行动不便的老人、留守群体等特殊客群在家门口就能办理金融业务。“以前跑一趟网点要大半天,现在工作人员带着设备来,半小时就办好了!”王大妈的儿子感慨道。
三日后,一面写着“贴心服务胜亲人”的锦旗送到石坡营业所。这面锦旗不仅是对一次服务的肯定,更道出了偏远山区群众对“有温度的金融”的深切认同。“服务没有最远,只有更亲。”网点负责人表示,石坡营业所已将周湾村等偏远村落纳入“定期回访清单”,未来将进一步优化“移动服务”机制,让更多农村特殊群体享受“家门服务”。
从40公里外的土坯房到营业所的玻璃柜台,从“跑路难”到“零跑腿”,这场翻山越岭的服务,不仅是一次金融业务的延伸,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邮政服务在乡村振兴中的民生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