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邮政:村邮站变乡村服务综合体,小网点撬动大产业
2025-03-24   

“邮车每天都来,早上采摘的苹果,次日就能送到餐桌上,再远的北上广,也在购买我们的苹果,去年光是邮政平台销售苹果的收入就达30多万元!”在威宁自治县黑石镇双水村苹果基地里,黑石联合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如奎指着已装箱好的苹果说道。这批产自乌蒙山区的“冰心”苹果,正通过邮政绿色通道送达全国各地。

 

 

这是毕节市分公司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助力农特产品销售,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毕节市分公司整合物流、电商、金融等资源,以三级物流体系建设为中心,以村级便民服务站为支点,聚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邮政样板。

 

今年,毕节市把推广“村邮站+快递超市+简易金融模式,鼓励农村邮政网点向快递超市转型”助力农村产业发展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便民服务站逐渐成为邮政便民服务与服务农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便民站点升级,从“小卖部”到“综合服务站”

 

村级综合服务站借助邮政“四流合一”的网络优势,解决了农产品“最初一公里”的集货难题,成为工业品下乡、金融服务的终端节点。在纳雍县龙场镇犀牛洞综合便民服务站,原本冷清的平价超市经邮政改造后焕然一新。通过双屏机邮掌柜系统安装、叠加商户收单、快递代收自提、邮乐直播等特色功能,定时为外出务工人员分享招聘信息。并开辟了特色农产品展销区,吸引村民前来休憩购物。店主张老板感叹:“店铺功能多了、服务好了,客流多了,收入翻了好几倍!”

 

物流体系完善,深山农品“搭上邮车快线”

 

通过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全市邮政建成7个县域寄递共配中心,226个乡镇寄递共配中心,2663个村级便民服务站,12个邮快合作示范村,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提供了基础保障。2024年,全市邮政累计购置新能源投递车240辆投放到支局站点,优化调整6条农村干线邮路,有效带动苹果、黄粑、腊肉香肠快速销往全国。在黔西市,“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地广泛推进,让“快递进村”覆盖到每一个村落,村级站点邮运频次从每周3次提升至每周5次,投递邮件超29.26万件。黔西黄粑、百香果等特产通过邮车直达全国,重新镇八角村村民李强通过邮乐网下单城里的烧烤设备,次日就能送到家门口。织金县猫场镇、金沙清池镇通过优化包装,解决了当地竹荪、鸡蛋、白酒的储运难题。2024年,全市邮政运输销售农特产品300余万件,助力地方农户增收4500余万元,邮件进村量达2301.78万件,投递民营快递邮件728.31万件。

 

电商叠加直播,让“土货”变“网红爆款”

 

“这是来自海拔3100米云贵高原的馈赠,威宁冰心苹果,不打农药,没有任何添加!”威宁自治县黑石镇邮政支局负责人李向鹏在“邮乐网”直播间卖力吆喝,3小时的直播累计吸引566人次观看,成交405单,销售额2.75万元。电商模式不仅缩短了产销链条,还增强了消费者信任。金沙的爱媛果冻橙通过邮乐网拼团、秒杀活动,单季订单达4000余笔。七星关通过抖音、微信视频号基地溯源直播,累计带动天麻销售26余万元,积极探索“运营驻点 + 达人带货”模式,线上销售当地面条10万余斤,带动农户增收50余万元。全市邮政累计开展直播296场,直播交易额达1088万元,实现农产品销售寄递收入1438.76万元。

 

打造邮政示范区,织密乡村振兴“服务网”

 

接下来,毕节市分公司将以打造“贵州邮政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为契机,积极融入地方发展。目前,全市自然村落已实现通邮服务全覆盖。积极深化“站点复用、一点多能”的经营模式,拓展金融支撑、跨境电商等新业务,把村级便民服务站从单一的寄递站点打造为多元化的服务平台,让更多“深闺农品”走出大山、走向城市。正如八角村村民李强所言:“邮车进村,生活方便了,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更有盼头、更为红火了。”从便民服务到产业振兴,毕节邮政将以村级站点为纽带,奋力书写服务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钟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