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信息
    激活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以平台思维打造电商生态
    2021-02-25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助于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拓展,更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局,将成为十四五时期全国三农工作的总方针和总抓手。

           在今年的集团公司工作会上,刘爱力董事长指出,中国邮政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抓好惠农合作,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体现,它不只是当下之举,更是未来之策,关乎中国邮政的长远发展。

           近日,中邮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李唐总经理接受本报专访,就中国邮政如何发挥多板块、多业务协同优势,以惠农合作、农村电商为抓手,探索与农业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对新零售的渠道变革,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并对如何打造邮政农村电商生态圈,多维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积极的思考和建议。

    记者: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中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市场在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上有望迎来多重利好。中国邮政应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发展机遇呢?

    李唐:从国家政策看。一是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邮政农村电商的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在农村地区消费潜力的释放中大有可为,在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大有机遇。二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迫切需要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扩大农村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循环;迫切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要坚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要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促进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中国邮政发展农村电商,打造优质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新格局,就是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的具体体现。

    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一是“新零售”发展带动线下渠道价值日益凸显。随着数字化的迅猛发展,线下渠道价值日益重塑。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后,各小店都在推进便民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多层次、多类别的小店经济发展体系初见雏形。中国邮政具有连接城乡的线下渠道资源,采取“网点+站点”方式强化维护,加强数字化改造,助力“新基建”,融入“双循环”,实现集聚效应、赋能创新服务。二是私域流量成为新蓝海。互联网用户增长红利见顶,获客成本攀升。私域流量因其高精准客户画像,可零成本多次触达,线上线下联通等特性,已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运营重点。农产品新消费市场持续旺盛,地标农产品热销,原产地标签受追捧。中国邮政具有庞大的私域流量资源且具备低成本触达用户的天然优势,实现互联互通、统一运营,就会形成巨大优势,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记者:服务农村市场,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对中国邮政的长远发展有哪些战略意义?

    李唐:农村市场是中国邮政的发家地、根据地、大粮仓,丢掉了农村市场就丢掉了中国邮政的根基,也就要丢掉了中国邮政的未来。邮政必须要筑牢农村市场,整合各板块业务系统,加快建立邮政业务中台,实现与邮掌柜系统互联互通,通过科技赋能打造数字化管控的助力网点获客、惠客、留客的“网点+站点”生态圈,发展邮政会员,带动金融资产提升,拉动包裹寄递,积极参与惠农合作,充分协同联动,培育推广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各板块业务联动的协同经营模式。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以农资农技、产品开发、源头品控、品牌赋能、产销对接等综合服务为切入点,构建为农服务新体系,以农产品商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助力各板块协同发展,打造农产品进城生态圈。农村电商生态圈的构建,可有力推动各板块形成发展合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记者:以电商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从现实情况看,在农村电商领域,中国邮政主要面临着哪些挑战?

    李唐:主要挑战来自于:行业巨头在农村市场的快速布局和邮政自身的明显短板。顺丰提出“快递+”概念,切入种植源头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溯源体系,从物流商演变成农产品供应链服务商、数字农业连接者。阿里拟布局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位于广西、云南的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已全面运转,还将在四川、陕西、山东建设三个产地仓,形成全国农产品五大集运枢纽,并在多个省会城市打造20余个销地仓,对我们的农产品进城构成很大挑战。消费品下行上,各电商巨头正加紧对线下小店进行数字化改造,并不断向下沉市场推进。京东京喜通发展120万家小店,其中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超过40万家,他们通过大数据,为小店提供更加多样化、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商品组合,并切入小店的支付环节,围绕小店打造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生态圈。这些动作必将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升级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中国邮政的农村市场造成全方位的冲击。刘爱力董事长多次提出,丢掉农村市场,就丢掉了中国邮政的未来。当前,邮政农村电商已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上下游联通打造全产业链的新模式,但商流规模还不够大,线下站点黏性不强、活跃度不高,邮乐线上运营支撑能力明显不足,销售额市占率仅0.1%,平台销售额和活跃买家数远低于三大电商平台,难以有效发挥商流带动作用,亟待重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因此,邮政必须通过数字化改造,加快将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必须要发挥邮政天然低成本高效触达客户的优势,通过打造会员权益,构建邮政特色的私域流量体系,助力数字邮政建设,融入数字经济。

    记者:刘爱力董事长提出,数字经济就是平台经济。对邮政农村电商来讲,我们应如何理解其平台经济的内涵?与主要电商平台对比,邮政主导的农村电商平台有怎样的特点,又有哪些优势?

    李唐:平台经济是指以数字为基础,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为驱动,通过资源共享、产业融合、业态创新、生态重构的形成的一种经济模式。平台连接了供需双方,连接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拥有了平台,就拥有了客户、数据、信誉,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农村电商恰恰拥有了这样的资源,一边连接着农户,一边连接着城乡消费者;一边连接着金融,一边连接着寄递。平台经济的特点就是叠加代理越多,买方卖方越多,流量越大,销量越大,成本越低。平台积累的数据越多,产生的生产要素就越多,则协同的机会就越多,产生的效益就越高。农村电商作为构筑中国邮政高质量发展的“四梁”之一,通过线上平台连接线下渠道,实施数字化运营,打造平台经济和数字经济,通过生态巩固市场,助力构建“六维共生”新邮政发展格局。

    特点:邮政电商平台私域流量大,拥有6亿多金融客户,5.4万个线下网点,42万个信息完整的邮乐购站点,以及90多万员工,我们有多元化的业务基础,可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服务很多,这些都是发展平台经济必不可少的优质资源。同时,我们已初步打造了“邮政网点+站点”,农产品进城和邮乐网三大协同场景。

    优势:中国邮政具有网络、品牌及“三流合一”优势,农村电商要利用好渠道、平台资源,整合私域流量,加快转化,提升价值,构建“农村电商+金融业务+寄递业务+邮政业务”综合三农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记者:今年,集团公司将从哪些方面入手,着力打造邮政农村电商的平台模式?

    李唐:今年,邮政农村电商将以“五个强力”为抓手,开展“能力提升年”活动,快速提升核心发展能力,通过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打造“农村电商+金融业务+寄递业务+邮政业务”平台协同发展模式,实现平台流量大增长,渠道质量大提升,商流规模大突破,品牌影响大提升,巩固邮政农村根据地,助力乡村振兴。

    ——强力提升平台流量。对外,要加快引进具有流量资源和科技实力的高协同性战略投资者;对内,要整合邮政平台资源和私域流量,打造“网点+社群/社区”生态圈,建立多元化、低成本获客模式。通过科技、数据和活动赋能,提高流量转化效率。

    ——强力提升渠道质量。站点是中国邮政农村电商的核心资源,必须全力提升站点活跃度,加强数字化改造。充分发挥邮政网点辐射管理作用,做好站点地推和日常维护工作,通过叠加平台批销、代收自提、便民缴费和积分兑换等各种业务,帮掌柜多挣钱,提升黏性,实现站点全面激活,打造一批优质站点。

    ——强力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要围绕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快走访,引入更多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去年已经完成50个基地打造目标,今年要再增加50个,达到100个邮政农产品基地。 要继续完善邮政农品品牌的 VI 体系, 强化应用推广,打造统一的“邮政农品”品牌。要在选品、议价、品控、包装、销售等方面,加强与外部供应链公司合作,探索市场化运营,补齐能力短板,提升农产品运营的专业水平。

    ——强力做大商流规模。消费品下行方面,结合大数据,构建“全网+区域+定制”的大单品体系,强化全网统一联动,所有省都要运作全网大单品,因地制宜培育区域单品,集团已开始启动定制大单品工作,多措并举推动大单品上规模、提效益,带动自营批销规模突破65亿元。农产品上行方面,在全国建成100个农产品基地,构建全渠道产销对接体系,加快邮政农产品基地仓储能力建设,严格抓好品控,推进品控、包装、品牌3个标准的运用推广,打造“邮政农品”品牌,实现基地农产品销售10个亿,带动自营农产品销售额55亿元。

    ——强力打造电商生态圈。通过科技赋能,构建“网点+站点”双向引流场景,实现获客、惠客、留客,赋能网点、站点。发挥线上线下融合优势,内挖外拓,强化运营,打造农产品“销售+金融+寄递”协同场景,助力各板块协同发展。

    编辑:Z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