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郎送到大门外,满街张灯又结彩;
战马叫,军号响,司令员来到咱村上;
送郎送到十里亭,一队队英雄,勇敢去出征……
这是七十多年临沭县的乡亲送郎参军的场景,乡亲们敲锣打鼓,将3000名子弟送到八路军115师教导二旅四团,这就是后来威震鲁南的“老四团”。
1941年1月,“老四团”奉命由鲁南去滨海执行紧急任务,交通员葛春亭奉命负责带路。14日深夜,队伍秘密出发,由西向东直奔沂河。葛春亭走在队伍最前面,边走边警惕地观察着前方的动静。队伍行到沂河岸边,寒冬的河面覆盖着二指多厚的冰层,这样的冰层单人空身是可以踏冰过河,但却不能承载身负重荷的大部队,因而只能破冰过河。
战士们纷纷要下河破冰,葛春亭赶忙劝住大家,自己却毫不犹豫地脱掉棉衣鞋袜,跳入河中,用力踏破冰层,一步步破冰前进。冰块象利刀一样刺破了他的双腿,鲜血从伤口处流出,染红了冰和水。他往返走了一个来回,用身体趟出了一条“血路”,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家沿着“血路”快速渡过了冰河。
1.战邮英雄老葛
葛春亭 (1899—1983),临沭县沂滨区黄庙村人,当过二十多年长工,历尽世间艰辛。1940年参加革命,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0月到鲁中区五地委任交通员,负责与鲁南区三地委的秘密交通工作。此时的葛春亭已经年过40,大家亲切地称他老葛。
老葛跑的交通线自沭河以东的夏庄、南古庄一带,到沂河以西的涌泉、庄坞一带,沿途多是敌占区,中间要经过沂河、沭河两条大河,穿越敌堡密布的临郯公路,还要时刻提防汉奸、顽固派等敌伪势力的围剿和袭击。前任交通员被汉奸梁麻子抓住,残忍地活埋了。
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中,老葛不顾个人安危,每天步行40多公里,传递文件和情报。途中为保证文件和情报的安全,老葛想出了许多对付敌人的办法。有时扮成挑盐担蒜的“小商贩”,有时装成走村串巷的“老货郎”,把文件藏在席笼内、蒜把中或布鞋夹层里,一次又一次成功地躲过严密搜查的敌伪哨卡,安全完成任务。
1945年2月,老葛出席了在莒南县兰墩子村召开的山东战邮劳模代表大会,获得山东战邮英雄称号。下面我们通过几件“传奇”故事,一睹战邮英雄老葛的机智与风采。
2.老葛的“追悼会”
一次,正值日寇对滨海、鲁南实行拉网式扫荡,情势危急。葛春亭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把一部分文件,其中包括党中央、毛主席从延安发给山东分局的密件,马上送往滨海。
此时敌人的扫荡正在疯狂进行,许多交通站遭到破坏,途中凶险难料。老葛做了最坏的打算,出发前他对站长和同志们说:“我此行,多则十五天,最迟不超过二十天,倘若到时回不来,就当我牺牲了。”
几天后,当老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接头地点时,发现这个交通站已被敌人破坏,文件无处交接了。面对这种突发情况,老葛表现出优秀交通员的睿智与果敢,没做丝毫停顿,他毅然带着文件深入敌后,打听寻找当地领导机关。辗转十多天,终于找到了组织,将文件安全送到,踏上了归途。
此时老葛所在的交通站内,站长和同志们心情越来越沉重,出发时老葛给大家约定的时间是此行最迟不超过20天,眼看他离开已经21天了,还不见任何消息,一定是凶多吉少了。正在同志们心情沉痛地准备扎花圈,开追悼会的时候,老葛风尘仆仆地归来了,大家顿时转忧为喜,互相拥抱着,热泪盈眶。
3.老葛的“小发明”
1941年4月,老葛调到鲁南区党委交通科工作。由于叛徒出卖,我们的一条秘密交通线遭到敌人破坏,九位同志被敌人抓去活埋了,上级把尽快恢复这条交通线的任务交给了老葛。
如何能让携带情报的交通员避过敌人的层层搜查,临危受命的老葛苦苦琢磨了两天,终于想出一个法子。当地人挑货时,货担下常用一种井字形托架,俗称“木托子”。他想制作一副特别的“木托子”,把文件隐藏在里面进行传送。
领导对他的奇思妙想大为赞同,于是让根据地手雷厂给老葛制作了这副特殊的木托子。在木托架的一端钻了个深洞,文件塞到洞中,用木块堵上,再用黄泥把木托子糊一遍,撒上浮土灰尘,不露任何痕迹。
老葛挑着这个特制的担子,穿过层层岗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恢复了这条被破坏的交通线路。
4.老葛的“变戏法”
农历的五月,正是大蒜收获的季节。
这天老葛在三地委驻处买了一批大蒜,把文件藏到木托中,最后还剩一份放不下了,就夹在一宗大蒜把里,放到其他蒜把的上面,趁大雨初过,便担起蒜挑向滨海进发。
到了沂河西距李庄不远的地方,碰到一伙去青口贩海货的小商贩,老葛有意走在他们后面,拉开一段距离,以便遇到情况时随机应变。
没走多远,前面的小商贩被一群汉奸截住,接着几个伪军也上来。走在后面的老葛突然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汉奸好面熟,猛地想起:他不就是县委通讯员赵喜可吗?何时叛变的?都未得知。老葛心中一惊,浑身的神经立刻绷紧了。他忙将斗笠向下一拉,沉着应对敌人的搜查。
忽听一声呵斥:“把蒜放开!”
他顺手抄起有文件的那把大蒜,弄开蒜把,象变戏法似的将三角信攥到手心里,然后把蒜把送到伪军面前:“老总,请看吧!”
敌人没有在意他手里的蒜,将搜查的重点放在其余蒜把上,把所有的大蒜翻了个遍,仍不甘心,连敲带砸,折腾了一阵子,没发现可疑之处,只好放行了。
老葛又一次巧妙地闯过了敌人的鬼门关,不仅安全完成了任务,还将赵喜可叛变的情况及时报告给领导,消除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