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动态
    喜德苦荞孕育脱贫新希望
    webmaster   2019-03-04   来源:webmaster

       每年苦荞收获的季节,在喜德县的山坡地头,随处可见成片成片的苦荞和在田里辛勤劳作的农民,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样也是一个让农愁的时季,丰收难增收,丰产难富农一直以来都是摆在全县侨农的面前的一道难题,对于如何破解农产增效,农业提质,农民增收一直都是喜德各级党委政府首要发展抓手和第一工作要务。

      产业兴旺是脱贫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如何让优势产业与扶贫攻坚结合?如何让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10月25日,在西昌市举办的“全国深度贫困地区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网络扶贫凉山行活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中邮(安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活动上邮政集团公司与喜德县政府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

      为了尽早借助电商帮扶当地贫困户,喜德县委县政府,多措并举强化与专业电商平台合作。据喜德县委常委苏正忠介绍到:“邮政公司是参与喜德扶贫项目签约企业中第一个到我县开展电商扶贫的。”四川省邮政分公司、市县分公司与“邮乐农品”积极展开行动,派出代表于10月31日赴喜德县,实地走访当地企业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助力喜德扶贫农产品上行。

      在喜德苦荞粉项目中,各级邮政和“邮乐农品”坚持协同运作,统筹安排,强化支撑,全程把控,建立喜德扶贫项目组、喜德苦荞协调组、喜德项目地面支撑组,将邮政集团、“邮乐农品”以及四川邮政、喜德县具体对接人员聚集起来,全程参与,远程指导,确保项目各环节顺利推进。

      整个帮扶活动中,中国邮政及“邮乐农品”员工不断走访,多方沟通,组织收购。中国邮政用高于市场价30%的价格对贫困户进行收购补贴,同时通过标准生产和包装优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让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零风险”。活动在喜德县3个贫困村以每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共收购苦荞5.4万斤,均购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使贫困户累计增收27197.5元,平均每户增收388元。这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在技术、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的困难,也把贫困户嵌入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使贫困户能够参与、分享农业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

      通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省市县邮政分公司与“邮乐农品”的共同努力,喜德苦荞粉于11月10日在“邮乐农品网”成功上线运作,在全国范围义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每单给予15元补贴。活动开展期间,该项目累计实现“苦荞粉”销售1.5万单,共计3万余件,惠及喜德县3村70户贫困户。此次“以购代捐”活动不仅解决了喜德县农产品难卖的问题,还为购买用户提供了生态环保、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使扶贫不再是一个空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曾经苦于生计的荞农,如今都兴高采烈,“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邮政公司,感谢邮乐农品,帮我们销售苦荞粉带来收入!”喜德县沙马拉达乡贫困群众尔古克其激动地说道!

      贫困群众的辛勤劳动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勤劳质朴的村民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表达。

      据了解,双方将以此次项目为开端,进一步强化扶贫协作中国邮政集团和喜德县政府计划通过2年时间,建立起喜德县农业产业生态,打造长效、可持续的扶贫机制,助力喜德县脱贫攻坚。

     

    “邮乐食堂”,消费扶贫新探索!建立全产业链 供需高效对接

      去年11月起,泰州市24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与邮政合作,利用其强大的配送能力,优选当地经济薄弱村、贫困户生产的优质农产品,建立起一条从田间地头直通单位食堂的绿色通道,以此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

      田间蔬菜一夜就到了城里单位食堂

      手机导航一再报错,电话打了一个又一个,1月10日傍晚,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位于泰州市姜堰区华港镇桑湾村的“马红家庭农场”。

      等候在路口的农场主施马红,脚踩一双沾满了泥的长筒胶鞋,边走边指着路边的一个个大棚说:“你看,这么好的番茄,去年过年前菜贩子上门只肯出几毛钱一斤收购。那一阵子,卖吧,真不舍得;不卖吧,就只能烂地里了。”

      说话间来到农场大门口,一辆绿色邮政小型货车装满了大白菜、莴苣等蔬菜,正准备出发。

      “现在好了,有了这个‘邮乐食堂’!”施马红告诉记者,如今邮政车隔三差五上门取菜,“明天天一亮,这些新鲜蔬菜就到了城里单位的食堂,味道能不好吗?”

      去年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那天,泰州市政府启动“扶贫富民——助推农产品销售促增收”项目。该项目由泰州市邮政分公司和邮源道地绿色农产品专业合作联合社发起,通过邮政平台进行下单、配送,实现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单位食堂,该平台也被称为“邮乐食堂”。

      服务辐射泰州40个经济薄弱村

      “给经济薄弱村、贫困农户提供必要的技术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配送等难题,并建立起一套全产业链扶贫体系,稳脱贫、真脱贫才更有保障。而政府的推动力、邮政的公信力和平台运营能力,再加上合作社的专业性和灵活性,使得‘邮乐食堂’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泰州市委农工办副主任王晓秋说。

      去年“扶贫富民”项目启动前夕,泰州市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就专门发文,鼓励设有食堂的单位在优质、同价、高效的基础上优先采购扶贫农产品。同时明确,各单位食堂所采购农副产品销售纯利润的50%,将定向补贴与该单位挂钩的相关经济薄弱村。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泰州全市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每天约有30万职工在食堂就餐,农副产品年采购额约为6亿元。“从源头直采,既能保证质量,满足职工对健康餐饮的追求,又可减少中间环节,以同样的成本更多让利于农户。”泰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王平说。

      去年11月1日上午8点钟不到,一辆装着650公斤有机花菜、菠菜等食材的邮车驶进泰州市政府大院,“邮乐食堂”运营首日的首笔订单顺利完成。截至当年年底,泰州市已有24家单位签约“邮乐食堂”,其中11家单位开始部分或全品类配送,月配送总额约为50万元。目前,“邮乐食堂”已在姜堰区张甸镇高家村及华港镇桑湾村、兴化富民农贸市场、泰兴市古溪镇塘湾村设立了收购点,服务辐射泰州40个经济薄弱村,上架农副产品达到七大类400多种。

      以订单式供销助力精准脱贫

      “明早市人社局45斤土豆、30斤净刀豆需要处理;市税务局35斤净玉米需要处理。若人手不够,可以抽调办公室人员。”……类似信息,每天都会有数十条出现在“邮乐食堂”工作组微信群里。

      “邮乐食堂”平台设有采购、验货、物流配送、营销、库管、会计、平台管理、产品调度等岗位,团队由邮政和有着多年餐饮经营及农产品经销经验的“邮源道地”合作联社共同派员组成。

      各单位食堂每天19点前通过平台下单,确定次日所需物品;个性化需求则通过微信平台备注。平台的后台支撑部门有专人负责汇总当天订单,联系定点农户或基地即时供应生鲜食材;米面油等按照常规量提前采购储备。

      邮政员工徐林和荀大春专职从事物流配送。他们凌晨3点半前到公司,梳理订单,排出当日配送线路;4点半前到达农产品集散地,按订单处理各类菜品,分门别类装筐装车;8点半前,完成对所有食堂的配送;中午前,在公司完成当日订单核对和账务处理等。

      “启动‘邮乐食堂’项目的初衷是扶贫富民,我们坚持把农户利益放在首位,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力求每个品种、每个批次农产品可追溯。”泰州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项目运作全过程公开透明,包括产品收购价、供货价、销售价、物流配送成本、质量认证、溯源认证、基金提取等,地方审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审计。

      目前泰州邮政分公司和“邮源道地”正在筹备4个蔬菜生产基地、1个水果培育基地和1个生猪养殖基地。下一步,还将借助大数据分析手段,统筹整合地方农业生产资源,组织贫困户参与规模化、标准化、订单化生产,助力精准脱贫。

     

     

    编辑:eco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