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云南省分行的驻村工作队员杨家禄就踏上了自己的“扶贫路”。从工作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到常驻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石登乡庄河村,单程近8个小时的路,他已经走了不知多少回。
脚上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了多少真情。在彩云之南大地上,有许多和杨家禄一样的“邮储人”,心系贫困群众,奋战在脱贫一线,践行着“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庄严承诺。
如今,决战脱贫攻坚进入关键年,攻占贫困“上甘岭”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邮储银行云南省分行秉承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勇扛攻坚大旗,敢啃脱贫“硬骨头”,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资金优势、队伍优势,坚持“真扶贫、扶真贫”,稳住脱贫成果,在服务“三农”、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开启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共赴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扶真贫 创新模式实现精准帮扶
傈僳族的阔时节刚过,怒江大峡谷就迎来了一批远方的客人。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落实邮储银行党委金融扶贫工作安排,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一行来到“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怒江州,进村庄、入农户、访企业,慰问贫困群众,调研一线扶贫情况。
“阿克及,阿克及。”调研组的到来,让怒江州委领导对邮储银行支持怒江扶贫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阿克及”在傈僳语里是“很好”“很棒”的意思,在这几个简单的字背后,是邮储银行为怒江脱贫攻坚付出的不懈努力。
“我用赚来的钱供孩子上学,还新买了牛,今年家里就能脱贫摘帽了。”怒江州泸水市称杆乡称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胡秀珍告诉记者,2017年底,邮储银行怒江支行向她发放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用于发展养殖和种植。一年过去了,5万元的贷款为她带来了近2万元的收入,帮她实现了脱贫致富。
2014年,云南省分行在全行率先开办小额扶贫贷款业务,目前承贷范围覆盖全省16个州(市)、55个县(区、市)[其中有34个县(区)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累计投放扶贫贷款63052笔、29.97亿元,结余34495笔、16.14亿元;2018年投放11870笔、5.41亿元,贷款余额在全行36家分行中排名第一。为做好小额扶贫贷款,该分行在内部政策上给予定向倾斜政策,在体制机制方面成立了三农金融事业部,下设扶贫业务部;在资源倾斜方面,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执行基准利率优惠政策;对扶贫领域小微贷款业务,给予专项信贷额度支持;在差异化政策方面,金融精准扶贫贷款、扶贫小额信贷不良率容忍度高于其他贷款;并出台了金融扶贫尽职免责制度。
邮储银行几万元的“小钱贷”,鼓起了贫困户的“大钱袋”,不仅帮他们实现了脱贫,还激发了他们产业致富的内生动力。“我家以前年收入只有3000多元,现在光是肉牛养殖就达到了80头。能够脱贫致富,真是多亏了邮储银行。”在合作社牛圈里,和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谈起未来打算时,称杆村的脱贫致富能人拾付益表示,有了邮储银行的支持,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今年还想贷款100万至200万元,把肉牛养殖合作社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
“要让每个有生产发展愿望和能力的贫困户都能按需求、便捷地获得贷款,对于信用良好的贫困户,虽然贷款到期,脱贫在即,但邮储银行也会继续给予支持,以进一步稳定脱贫根基。”云南省分行行长唐华建说,在保山市芒宽乡吾来村,通过信用村的建设,邮储银行保山市分行在该村准入信用户42户,贷款投放22户,金额达到186万元,助力吾来村发展特色产业,巩固脱贫成果。
据悉,云南省分行目前已在全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累计建成信用村91个,评定信用户4850户,在信用村累计投放信用贷款超过2700笔、2亿元。
真扶贫 金融扶持攻坚深度贫困地区
怒江州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切牵挂的地方,也是贫困发生率居“三区三州”之首的地方。由于特殊的历史、自然原因,这里仍是全国生活最贫困、基础设施最差的民族自治州,脱贫任务异常艰巨,被称为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上甘岭”。
“是什么导致的深度贫困?”“实现脱贫的难度有多大?”“我们邮储能够做些什么?”来到怒江州的第一时间,邮储银行调研组就不断向同行的人员了解情况,思考邮储银行该如何帮助啃下“上甘岭”,并走进了怒江三河源林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三河村是怒江州的贫困村之一,原有贫困户89户。通过几年的努力,三河村现在仅剩下贫困户6户,拟于2019年整村摘帽。“2015年开始,邮储银行与我们合作,将三河村的贫困户纳入企业的产业链条中,累计为63户贫困户投放了31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鼓励贫困户开展楤木种植,由企业对贫困户进行技术指导,并与企业建立交易关系,以‘订单农业’的模式对所种植楤木进行保护价收购。邮储银行还为企业提供了一笔200万元的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支持企业发展生产,带动贫困户脱贫。”怒江三河源林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开友说。
“以上贷款到期后均顺利回收,无一笔逾期,实现了各方共赢。”邮储银行怒江州支行行长董振宇说,“下一步,我行将加大对三河村的扶贫力度,计划将三河村建立为信用村,已脱贫、未脱贫的农户都能获得最高8万元的纯信用贷款。这样,企业发展有资金保障,金融扶贫工作有了抓手,最终形成企业发展壮大后带动建档立卡户和已脱贫农户,农户利用邮储贷款获得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形成脱贫致富的良性循环,为扶贫工作提供后续保障和内生动力。”
三河村的扶贫模式,是邮储银行扶持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脱贫进行的有益探索,也是邮储银行在一线扶贫的缩影。目前,为支持“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云南省分行制定了怒江州、迪庆州金融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方案,提出了“一低三优”政策,为满足条件的客户、产业和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即提供最低优惠利率,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投放贷款。
据了解,云南省分行结合当地县域实际,把信用村建设和个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金融扶贫,诚信为金”“脱贫靠信用,信用助脱贫”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对贫困户调查摸底到户、信息采集到户、信用评定到户、额度授信到户的“四到户”工作,将信用村建设过程中采集的信息运用到金融扶贫中去,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建立贫困信用户、贫困信用村信息库,使贫困户贷款手续简化,审贷效率提高,打造信用村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典型;同时,围绕市场稳定、获益期较快且与贫困户能有效对接的特色扶贫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如对怒江州的草果、花椒、砂仁种植,农副食品加工等产业,探索开展“产业(企业)+政府(平台)+贫困户+银行”的金融精准产业扶贫创新模式,将贷款支持向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新型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倾斜;对于新增小企业、公司客户,在营销调查中,鼓励其与贫困户建立雇用、交易关系,帮助贫困户增收。此外,以怒江州、迪庆州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入手,结合授信政策,重点加强保障房、农村路网、城市基础设施、农村水电等项目的合作。
稳脱贫 聚焦“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沿着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调研组来到保山市有着“中国咖啡第一村”美誉的潞江镇新寨村。站在依山而建的观景台上,背靠高黎贡山,下绕潞江坝,万亩咖啡园尽收眼底。在新寨村,咖啡种植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95%,是村里重要的支柱产业。过去新寨村的咖啡种植分散,规模较小,品质不高,价格较低。近年来,新寨村引进了咖啡企业,成立了咖啡专业合作社,但随之而来的资金问题就摆在了眼前。为了帮助新寨村发展产业,邮储银行以咖啡为核心,先后为新寨村咖啡企业发放贷款653万元,用于咖啡种植、收购、加工及销售,支持咖啡企业带动咖农脱贫。
“邮储银行的支持,让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保山市亚通咖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刘海龙提到,通过帮助咖农提升种植品质,统一收购进行烘焙加工和分级处理,新寨的咖啡豆销往漫咖啡、动物园咖啡等知名咖企,一亩咖啡地可实现近万元的产值。云南云黎咖啡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孔姗姗表示,咖啡豆收获销售的季节,需要大量的周转资金来支持企业运转,邮储银行雪中送炭的支持让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公司咖啡豆的年产量达到1800多吨,带动了大量的农户和贫困户脱贫致富。
“很多年轻人看到家乡咖啡产业发展有前景,纷纷回乡创业。我们也支持他们到知名咖啡企业培训学习,为新寨咖啡产业培养人才。”新寨村“咖啡书记”王加维介绍,目前新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9800元,仅有9户建档立卡户,下一步将加快咖啡深加工、咖啡休闲游等领域的探索,推动咖啡产业的长足发展。
金融“活水”的注入,让新寨村焕发了新的活力,也为实现乡村振兴带来了动力。据邮储银行保山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在潞江镇建立4个特色产业信用村,支持新寨村的咖啡产业、芒旦村的蔬菜产业、百花岭村的观光旅游及柑橘产业和白花村的芒果种植,并将在新寨村的优质合作社推行“合作社+社员”的贷款投放,以支持产业扶贫的方式,建立可持续的“造血式”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