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扶贫干部是中国邮政开展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在贫困地区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为树立邮政形象,为党的扶贫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集团公司派出的扶贫干部耿奎同志,平时生活简朴,但自掏腰包7万元在当地农村修缮养老设施,展示了邮政员工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爱力
耿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财务部统计信息处处长,2016年10月26日至2018年10月26日挂职任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副区长,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优秀个人”。
有人叫他耿博士,不光因为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专业的博士,更是因为他把做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钻研劲,百分百投入到商州区脱贫攻坚的工作当中。开展一线实地调查、市场研判分析,搜集图片资料1000余张,撰写产业专题调研分析报告3万余字,光单个项目方案修改完善就达20余次。经过他多番细致调研摸排、积极推进,商州区终于建起第一家深加工厂,不仅让食用菌深加工、原材料变商品成为现实,直接解决了当地菇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还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就业难的困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发展可持续,才是带动百姓脱贫的长久之计!耿博士因地制宜,打造商洛扶贫新模式,帮助当地贫困群众,走上持续增收的产业发展新道路。有人叫他耿副区长,这不仅是他在商州区挂职的头衔,还饱含着当地百姓对这个“临时外来户领导”的尊敬与热爱。“每次下乡调研,耿副区长都自带干粮,从不舍得吃百姓家的一粒米,不给镇村添加负担。”“看到孤寡老人住在透风阴冷的土坯房里,他个人默默无偿捐助7万元,让孤寡老人搬进了有独立厨房的老年幸福院。”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和百姓这样说道。
如果说前者是他作为扶贫干部的职责,那后者,则是他在扶贫过程中来源于心底对百姓的一份真情。不攀高山,脚上怎能沾得泥土,不心系群众,又怎能付出一份真情。而耿区长的这份付出,是把职责内化于心,延伸至情。
他,是副区长,也是18年工龄的邮政人。一人双角儿,既是中国邮政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者,也是邮政和当地扶贫工作相融合的衔接者。金融扶贫,他协调邮储银行2000余万元“光伏贷”,惠及2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电商扶贫,他筛选优质商州农产品入驻邮乐网,打通线上销售渠道,为商州百姓创收26万元;教育扶贫,他帮助30名贫困家庭大学生进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从知识上脱贫,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人民邮政为人民,在商洛扶贫工作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离不开邮政集团对商洛扶贫工作的关心与大力支持,离不开整个扶贫团队的合作精神和邮政人能吃苦、能担当、一心为民的服务精神,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耿奎在韩峪川村调研

耿奎调研韩子坪村香菇酱厂建设情况

耿奎走访贫困户

耿奎与受捐助的孤寡老人在幸福院

光伏扶贫产业

耿奎在竹园村参加邮政农村电商收购活动

耿奎在夜村中学宣讲邮政教育扶贫政策

白天调研,深夜整理调研情况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