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2月28日 星期

 全文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邮政的红色基因(1921~1949)(四)

    解放区邮政奠定了新中国人民邮政统一的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交通局、站,大多改组为人民邮政,面向人民群众开办多种邮政业务。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解放区邮政又转变为战时邮政。各解放区纷纷组织军事邮局和支前邮路,有力配合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随着革命形势的高涨,人民邮政不断接收和改造中华邮政,规模迅速扩大,发行各自的邮票,不断充实和完善各解放区的邮政业务,为人民邮政的统一和新中国邮政的诞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1946年10月,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率先在哈尔滨成立,并逐步统一了东北地区的邮政。1948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边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8月,华北邮政总局成立(不久改为华北邮电管理局),在华北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管理华北解放区邮政。1949年,华东、西北、华中解放区先后建立邮政管理局。1950年,华南、西南等解放区相继成立了邮政总局或邮政管理局。这些解放区不断接管中华邮政,使之成为人民邮政,为全国邮政的统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1948年12月,华北邮电总局请毛泽东同志为机关报题写刊名,毛泽东在西柏坡欣然提笔写下“人民邮电”四个大字。“人民邮电”的题词意义深远,指明了新中国邮政的发展方向。1949年6月,华北邮电总局改为华北邮政总局,专管邮政通信。根据中央指示精神,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将以华北人民政府的组织机构为基础筹建。为此,华北邮政总局积极筹建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邮政总局,为新中国人民邮政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2月10日,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邮政总局,并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政名称为“中国人民邮政”,标志着新中国人民邮政的诞生。从此,中国邮政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幕。 

    在烽火岁月里,人民邮政具有典型的革命时代特征,它与党的革命征程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红色邮政践行初心使命,树立普遍服务的理念,确立“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成为党联系人民的纽带和党的执政基础,为党和人民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种有着红色基因的、新型的邮政。 

    在夺取军事胜利、建立和巩固红色政权的过程中,人民邮政形成了忠贞不渝、使命必达的战邮精神。邮政人凭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锻造了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信念坚定、甘于奉献、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队伍。人在信件在,誓与党的文件共存亡;头可断,血可流,党的机密不能丢,成为交通邮政人的最高信条,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据不完全统计,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仅江西一省就牺牲了近1800人。华北地区交通邮政人员最多时有6300多人,为革命通信事业牺牲的有858人,比例高达13.6%。山东战邮468名英雄儿女献出了生命。在苏中地区交通战线上共有142位交通邮政人牺牲,其中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就有119位。由此可见,人民邮政事业是烈士鲜血铸就的。交通邮政人的奉献与牺牲,有力地诠释了“活着是一面旗帜、倒下是一座丰碑”的崇高品格。 

    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邮政是中国人民革命历程的一个缩影。今天中国邮政的血脉,流淌着革命的红色基因。为人民服务是中国邮政的“根”,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邮政的“魂”。继承革命光荣传统,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护国家通信安全,保护人民通信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人民邮政发展的必然要求。(全文完)□谢成章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 本期版面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PDF软件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电子邮箱 news@chinapost.com.cn
京ICP备15035540号-2 京公网安备1104014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