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这里我想说:世上本没有邮路,每一条邮路都是邮政人的双脚踏出。
邮政称为“国之血脉”,邮路无疑就是血管,是邮政的生命线。山东战邮开辟了12条通往省内外的干线邮路,总里程达17200公里,每一条邮路都是战邮员用双脚踏出,用汗水浇筑,用生命捍卫。
其中由山东抗日根据地通达中央所在地延安的秘密邮路,全程2000多里,是一条通向光明,走向胜利的希望之路,这条邮路的创建与畅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01 光荣使命
1942年冬天,日军为封锁和分割我解放区,到处修筑工事,建封锁墙,挖封锁沟,一时间,山东大地上碉堡林立,哨卡遍布,给交通和通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山东战邮先后两次派人到中央送文件都未成功。第一次到达了鲁豫边区,但秘密交通站被敌人破坏,无法联系,只得返回;第二次,交通员在通过平汉铁路时被捕牺牲,根据地与中央的交通联系一度中断。
管兆修是中共山东分局组织部交通科一名政治交通员。1942年12月的一天早晨,刚刚出完早操,正在洗脸的管兆修接到了赵志刚局长找他谈话的命令。管兆修一路小跑到了赵局长的住处,远远看到赵局长早已在门口等候。
进了屋赵局长第一句话就说:“准备叫你出趟差,咱们谈谈。”战邮员出差是经常的事,管兆修想:“出差就出差呗,还谈什么?”
接着就听赵局长说:“这次出差不同往常,组织上派你打通去中央的干线。把华东和山东的机密文件送到晋中南北方局。可能的话就去延安交给党中央,毛主席。”
管兆修听罢只觉热血上涌,急切的问:“什么时候出发?”
赵局长说:“此行山高路远,任务艰巨,你先好好准备准备。”
晚饭后,分局组织部的李部长详细向管兆修交代了出发的任务。李部长说:“一是要把文件亲自送到,二是要带回中央的文件,并和沿途区党委、地委交通部门的同志研究,请他们协助建立定期到中央去的直达交通线。”
管兆修深知这一路不仅路途遥远,进入河北、山西等地,人地两生,口音也不对,身上还带着这么多的文件,随时会有不测发生。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把枪擦好,子弹放在阳光下晒了,还带上了一盒火柴,万一遇到敌人摆脱不了,就先烧掉文件,宁肯自己牺牲,也绝不能让文件落到敌人手里。
为了迷惑敌人,组织上专门给管兆修做了一件大棉袍,配了一顶大礼帽,化装成商人的模样。12月19日,管兆修带着六七斤重的文件,独自踏上了变化莫测,生死难料的西行之路。
02 巧渡微山湖
寒冬腊月的鲁南,冰天雪地,北风呼啸。管兆修从山东分局所在莒南县十字路村出发,为避开敌人盘查,白天休息,夜间急行,经过几天的奔波,12月23日深夜,到达了铁道游击队的活动地盘微山湖附近。对上接头暗号后,管兆修见到了铁道游击队的杜政委。因为赶路心切,他要求尽快过湖。
此时的微山湖封锁严密,被称为鬼门关。还有几天就过年了,杜政委认为趁鬼子过年的时候过湖会更安全,管兆修只得在游击队里住了下来。12月31日晚上,终于年关临近,要过湖了,管兆修一行穿过铁路,来到湖边,找到了在此接应的王大元同志。
王大元是当地渔民出身。熟悉情况,胆大心细。他建议化装成到湖西卖苇子的渔民,分乘两条船,白天送管兆修过湖。王大元买了两只烧鸡,路上备用。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划船驶进了微山湖。
湖上渔民捕鱼的小舟来来往往,他们划动小船由东向西徐徐前行。行到湖心,远远听到敌人巡湖的汽船嘟嘟的声音,不一会来到近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管兆修心里有点发慌,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沉着应对,按照商量好的法子和敌人周旋。
两个汉奸想跳到船上搜查,王大元忙开口笑说:“今天老日都在家过年,你哥俩出来巡逻啊。咱们家穷,没粮吃了,到湖西去买点粮食。可别给日本人说呀!”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那两只烧鸡,“两只小鸡,不成敬意,你哥俩也喝一气。”
趁他们说话间,载着管兆修的小船悄悄划远了。上岸后管兆修与鲁西联络站接上了头,商量如何走下一段的行程。
03 过鲁西平原
下一站是冀鲁豫区党委交通站,其间要穿过鲁西平原。正待启程,局势突然变化,日军集中了大批兵力逼近鲁西平原根据地,冬季大“扫荡”开始了。管兆修只好随鲁西部队化整为零在边沿地区打游击,伺机穿过封锁区。在与敌人转了十几天圈子后,终于通过了敌军的封锁区,管兆修告别鲁西的同志继续西行。
为避免遭遇敌人,管兆修避开村庄、道路,走农田、河沟,一路向西行走。一天夜里正走着,前面突然出现了一道高台挡住了去路,走上前去一看是敌人挖的封锁沟。鲁西平原的封锁沟,一般都是宽8米、深3米,每隔三四百米设一个碉堡岗楼。
崖高坡陡,管兆修找了个坡度大的地方爬上一侧沟崖,然后坐着往下滑,身上背着文件,手中又握着枪,头重脚轻,一不留神摔了个倒栽葱。因天气很冷,管兆修犯了气管炎,再加上这么一摔,喘得更厉害了,止不住地咳嗽,又怕暴露了目标,只好用棉袄袖子捂住嘴,可还是无济于事,急得浑身直冒汗,他顺手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塞进嘴里吃下去,连吃了几口,咳嗽停止了。
可是下一个问题又来了,这1丈多深的沟滑下来了,怎么爬上去呢?连续爬了数次都滑了下来。顺沟走了一段路,找到了封锁沟一个拦河的地方,在沟墙上挖了几个小洞,爬了上来,闯过了这个封锁沟。此时的管兆修汗水浸湿了棉衣,凉冰冰地紧贴在身上,双腿有些发颤,浑身无力,他只好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迷迷糊糊打了个盹,起来继续赶路。
在满天乌云,遍地冰雪的深夜里疾行,渐渐失去了方向。管兆修这时才发觉自己犯了个错误,忘记带指南针了。他想起交通员经验总结中有一条“大树皮粗南面光,土地庙门都朝南,天王星正北不动”,于是直奔近处一个村子,在村头上找到一棵大树,摸了摸光滑的一面,确定哪里是正西方,又绕了大半个村子,找到了土地庙,进一步确认后便继续快步前进。
刚离开村子就听到鸡叫了,天要亮了。管兆修知道如果在天亮前不能到达解放区,白天一个人在敌占区,既无藏身之处,又不能继续前进,所以赶快向前奔吧。等翻过了一条十几米宽的河坝,天际已露出鱼肚白。
到接头地点张楼村孔家还有多远?为了弄清情况,管兆修壮着胆子走到前边一个村庄,转到村西头看到两间破草房,外边是用秫秸架起的小院落,他慢慢地推开院门走到房前轻声道:“里边有人吗?”
只听得屋里有位五六十岁的老人答话:“谁呀?”
“老大爷,我是问路的,到孔家还有多远?”
“西边大庄就是。”
“这庄上住的有工作人员吗?”
“不知道,你到庄里问村长去。”
管兆修一听喜出望外,到解放区了,只有解放区才称村长,敌占区都叫保长。顿觉浑身充满了力量,直奔孔家而去,在这里他找到了冀鲁豫区党委交通站。短暂的休整交流之后,在交通站帮助下管兆修踏上了新旅程。
04 通过平汉线
下一站要去位于晋东南太行山根据地的北方局,其间要穿过平汉铁路和两侧240里的敌占区,又一场恶战摆在了管兆修的面前。
由于平汉铁路两边敌占区很宽,不可能武装通过,只能化装步行。为了安全起见,文件和枪支也不能随行,只能由密站运送。
这一次管兆修不再是一人独行,同行的还有到中央党校学习的几个同志,一行6人全都化了装,有的背着钱褡子,有的背着行李卷,每人身上还带了很厚一打日本钞票和国民党币,路上遇敌盘查,就说到山西买牲口的。
第二天傍晚到达了平汉路边。沿铁路两边都设有很深的水沟和铁丝网,不多远就有一个碉堡,晚上还有巡逻队,不论白天晚上偷越铁路都很困难,他们试了一次没有成功,只能返了回来。当地同志做了个大胆的安排,做通了一个伪团长的工作,对方派了两个士兵送他们,这次总算有惊无险地过了铁路。
穿过240里的敌占区,进入了太行山区。这时已经是冬去春来了,根据地的百姓们正欢欢喜喜地在农田里干活,一行人加快了步伐,向着八路军总部、北方局驻地马田方向前进。翻山越岭又走了3天,终于到达了马田村。
第二天随密站运送的文件也到了,管兆修一颗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如今距离目的地延安只有一步之遥了,管兆修激动难眠,等待出发的日子,孰料变故又起了。
1943年的春天,日军调动大批兵力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扫荡,北方局部队机关开始分散转移,管兆修从山东来到山西,人生地不熟,不能深入到当地群众中,北方局安排他到敌占区隐蔽。管兆修在敌占区的一个小山庄住了下来,白天在山上装作种地的,黑天回村长家吃饭,夜里到山洞睡觉,在这个小山村住了22天。敌人“扫荡”结束后,回到北方局,已是麦收时节了。
这次“扫荡”中,国民党的正规军庞炳勋带领军队投降了日军,去延安的交通线必须经过他所占的地盘,因此暂时被切断了,管兆修去延安的计划不得不取消。北方局确定去中央的文件以后由他们设法传送,管兆修返回了山东。
管兆修此行历时近半年,虽然没能到达延安,但是打通了山东到北方局再到延安的邮路,建立了定期与中央的通信联系。古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今有战邮员只身跋山涉险,穿越千里火线,用双脚丈量出通往延安的希望之路,战邮人的勇敢机智,忠肝义胆,感人至深,日月可鉴,激励着新时代邮政人,在开拓创新的道路上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解放后管兆修曾任山东省邮电管理局副局长,谈及这段经历,年逾九旬的老人虽然神情泰然,语气平缓,但深邃的双眼中分明有泪水在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