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寄递事业部茵红李扶贫项目

2019-05-20来源:中国邮政网

  四川宜宾市茵红李扶贫项目共帮助当地果农实现收入114.14万元,销售、运输茵红李200余吨。其中,“极速鲜”平台实现寄递量35060件,实现寄递收入78.55万元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茵红李是当地有名的一种水果,因质地嫩脆化渣、风味甜浓、清香爽口,广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2018年6月下旬,屏山县茵红李逐步进入成熟期,全国各地水果商都陆续进入屏山县,到各农户处、合作社查看茵红李的成熟情况。但真正购买的商贩很少,大多商贩都持观望的态度,能购买的商贩也是将茵红李的价格一压再压。2017年,茵红李能卖到4元/斤,2018年,水果商贩将价格压低到1元/斤左右,让身处丰收旺季的果农们瞬间跌入“冰潭”。

  为了帮助陷入困境的果农们顺利将成熟的茵红李销售出去,宜宾市邮政寄递事业部成立“屏山—茵红李项目组”,项目组下设3个小组,即极速鲜小组、航空运输小组、冷链运输小组。

  项目组成立后,项目组成员分别到屏山县各乡镇进行摸排走访,对当地茵红李产量及发运方式有了详细的了解。同时,项目组积极与屏山县政府、农业局、果业局、扶贫移民办等部门对接,县政府对宜宾邮政为茵红李销售打造的“销售+寄递+运输”的方案作出肯定答复,并希望宜宾邮政拓展销售渠道、打通运输网络,助力当地农民脱贫。

  为了打开现有的销售局面,项目组立即与四川省邮政寄递事业部商企中心联系,并向集团公司“极速鲜”平台相关部门进行了简要汇报。仅用了两个半小时,就将茵红李在邮政EMS公众平台及“极速鲜”销售平台上线,进行全国推广。推广文章发出后2小时,平台销售量就突破1万单;第二篇推广文章推送,1小时订单量就突破3万单。文章的广泛传播还吸引了一大批水果商贩前来采购。同时,“极速鲜”平台团队通过与中粮集团建立联系,得到了中粮集团的大力支持。来自各地的水果商开始大量订购茵红李,从开始的1元/斤提升至3元/斤,茵红李销售供不应求。

  茵红李项目组共有成员11人,从茵红李项目运行至结束共计57天的时间里,大家每天早上8点就从宜宾驱车前往屏山锦屏镇,69公里的山路要行驶2小时;到最远的清平乡,更是需要4个小时车程。项目组成员每天凌晨2点左右下班,每天装卸茵红李10吨。57天的时间,从海拔500米到海拔2800米、从省道到乡村公路、从乡村公路到悬崖绝壁,每天都有一辆车到修理厂去“休养”。精准扶贫的过程凝结了项目组成员的艰辛努力,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帮助果农们将茵红李卖出去。

  宜宾市寄递事业部通过茵红李项目,共帮助当地果农实现收入114.14万元,销售、运输茵红李200余吨。其中,“极速鲜”平台实现寄递量35060件,实现寄递收入78.55万元,帮助果农销售茵红李80吨;实现航空货代收入26.47万元,帮助果农运输茵红李120吨;实现冷链运输收入9.12万元,帮助果农运输茵红李80吨。项目组已对2019年的茵红李销售作出相关预案,力争寄递茵红李邮件量突破5万件。